老张是咋崛起的?不可否认他的能力,但是鬼子的支持也很重要。
比如1916年,鬼子为支持刚刚上台的张雨亭整理全省财政,通过梆子银行向他贷款300万元。
其他的,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上亿。
而民国总管老段更别说了,那可是借了两个亿的牛逼人。
自己现在有秦西省一个省,不敢说借一个亿,但是一千万,或者五百万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至于说多会还?1931年再说。
那时候开始打仗,什么借款?老子不知道。
这种借了钱发展自己,还不用还钱的好事,多来几次都可以。
但是这一切都得等到八月份,鬼子山本 八十七的到来才行。
不过山本八十七没到,从保府拉人的原第一旅二团下属三营三连连长左协中回来了。
左协中是保府军校第一期,而第二期是1914年年初开学的。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到1916年6月份的时候,共有956人毕业。
六月份左协中就去了,一来一去,到了长安已经是1916年的七月底。
“少帅,幸不辱命,给少帅拉回来了几个咱们老秦人的保府军校生。”
“好,世允啊,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咱们秦军大整编,目前有十一个整编团,两万四千多人。
本来也没啥,但是淘汰了太多陈柏森的军官,现在急需基层军官啊。”
“快快快,把这些保府精英给我介绍一下。”
听到左协忠回来,何子长立刻赤着脚丫子就跑了出来。
古有曹操赤脚迎许攸,今有何子长赤脚迎军校生。
“少帅,我给您介绍一下。
本期保府军校生,我秦西省有30人。
分别是,朱佐廷,字静卿,炮1连。
陈声佩,字衡玉,炮1连。
张云翥,字朗轩,骑1连。
耿志介,字景惠,工1连。
汤逢春,字典软,辎1连。
张志谦,字让轩,步3连。
张自贞,字端洁,骑1连。
王绳武,字继臣,骑1连。
夏锡圭,字璧如,骑1连。
张锡龄,字寿山,步3连。
雷培材字,笃生,辎1连。
王吉士,字盛蔼,步5连。
郭兴唐,字子汾,步3连。
章绳武,字孝先,步5连。
鲍光祖,字德修,辎1连。
谢钟岳,字毓山,步3连。
程焕奎,字星五,骑1连。
解秉刚,字子毅,步3连。
孟宗舆,字淑之,步4连。
杨炽昌,字炯堂,骑1连。
郑维汉,字子屏,步1连。
郑恺,字捷三,步3连。
刘维新,字焕然,步3连。
韩宗琦,字魏伯,步3连。
马士毅,字子沉,步3连。
卫宝龙,字云伯,步3连。
罗九垓,字化洲,步5连。
萧凤鸣,字桐岗,步5连。
李继平,字静庵,骑1连。
傅世华,字云峰,骑1连。”
。。。。
“好,都是我老秦人的翘楚啊。”
“这样吧,正好我秦军司令部成立了八大处。”
“朱佐廷,陈声佩,你们两个是炮兵,我任命你们二人为秦军第一炮兵团,连长。”
由于秦军中还有几十个保府一期生,所以二期生来了以后,也只能从排长做起。
但是炮兵不一样,炮兵缺人啊,两个营长都是步兵出身。
所以他们两个直接上尉连长。
朱佐廷,陈声佩二人听了,赶紧敬礼。“是。”
“傅世华,杨炽昌,程焕奎,夏锡圭,王绳武,李继平,你们六个去秦军第一骑兵团,担任排长。”
对于骑兵,何子长并没有全部下放到基层,而是留下了张云翥,张自贞二人。
而且骑兵团的营长,连长还有好几个保府一期生呢。
为啥?因为何子长还有一个军校处呢。
厉佛磐已经到了,现在正在盖房子,然后开始准备明年的招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房子还没有,生源也没有。
最早,也得等到明年1917年才能招生。
但是可以先提前安排人当教官。
至于说步兵,何子长也是一样,留下几个人就可以。
不过唯一的工兵,耿志介,可是知道名人。
耿志介出生于188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耿镇私塾启蒙,稍长转入高陵国学讲习所研读古籍经典。
他留心国事,志在四方,对清朝政府的腐败政治深怀不满,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省城入陆军小学堂。
1914年考入保府军校,入第二期学习。
1916年毕业后,应邀到陈柏森的陆军第四混成旅模范步兵营第三连任连长。
同年七月月该营改编为步兵第二团,耿升任第一营营长。
不过现在这个陈柏森没了,第四混成旅也全部撤销。
作为老秦人,没啥特殊想法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志介啊,你是工兵,也是唯一的工兵,对于你,我有特殊的安排。”
“请少帅明示。”
其实,耿志介比何子长还要大几岁。
不过这年头不是岁数大就行的,出来混早有势力。
何子长说道。“目前我省已经统一,接下来就是开始大基建。”
“我已经成立秦西省铁路局,由耶鲁大学的留学生陈永善担任局长,目前正在对省内的铁路线进行测绘。”
“一旦线路测绘结束,就要开始修铁路。”
“你们都在宝府上过学,应该知道京汉铁路吧?”
“秦西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条铁路,这是不行的。”
“陆郎斋不做,我肯定是要做的。”
“可是民间的建筑公司速度太慢,所以我决定以军事化成立一个铁路工兵营,由你来担任这个工兵营营长。”
“志介啊,你可是全省30个二期生中第一个少校营长,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请少帅放心,谁敢拖延铁路建设,偷奸耍滑,我耿志介第一个饶不了他。”
在场众人无不佩服。
不管是张翔初,还是陆郎斋。
从民国初年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过要修铁路。
他们都是军人,并不知道修铁路是要钱的,而这个钱恰恰谁都不愿意出。
和别人不一样,何子长来自于后世,知道除了财政拨款以外,还可以借钱修铁路,甚至捐款修铁路。
喜欢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请大家收藏:()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