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暗中取证(1 / 2)

如果只是一个小小的村主任,那么祁同伟随便找个由头查一查,获取线索,没有人会说他什么。

    可是,市政常委可就不同了。

    对这种级别的人,不管是调查和怀疑,都是要有足够的证据做支撑的。

    否则就有诬陷国家重要官员的嫌疑。

    毕竟,整个国家能够进入到市政厅工作的人员,就那么一些。

    更别说是身居高位的了。

    那更是凤毛麟角。

    这为数不多的人才,是经过无数心血培养起来的。

    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还有历练。

    短期内很难找到太多替代品。

    如果随便一个人跑来怀疑他们,就要展开调查,那么他们那些艰难而复杂的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为了对他们形成保护,国家自然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规定。

    比如栽赃诬陷高级官员,一经查实,所要受到的处罚,比栽赃诬陷普通人的处罚,要严重的多。

    刑期就是最好的体现。

    后者的刑期会是前者的2.5倍左右。

    这也是祁同伟没有呼叫支援的原因。

    他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来码头蹲守。

    也无法解释,他是怎么把高启盛的毒品案和塔寨联系到一起的。

只有在码头拍到了证据之后,才好解释为自己的追踪高启盛,恰好撞破了他们的交易,然后顺藤摸瓜,挖出了运毒者是塔寨的人。

    这样一来,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而且接下来的事情,会由上面的人去协调处理,根本不需要他继续操心。

    他只需要等待着正式对塔寨展开调查的命令下达即可。

    不仅可以把塔寨的存在曝光出来,还能把自己摘到外面,不受任何影响。

    事情办砸了,是上面的问题。

    论功行赏的时候,少不了他这个第一发现人的功劳。

    虽然说功劳是小了点,但祁同伟不在意。

    反正他现在也没有到强势出头的好时机。

    低调发育,闷声发大财,才是明智之举。

    很快,公路上来的那辆车,就停到了码头外。

    不过,祁同伟注意到一个特殊之处。

    司机并没有把车停在空地上,而是拐进到了一栋废弃小屋的后面。

    还故意掉了个头。

    也就是说,司机已经做好了上车就能随时离开码头的准备。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车上的人,对他要见的人,并没有太多的信任。

结合现在祁同伟所了解的信息来分析,这个人大概率就是高启盛了。

    距离太远,祁同伟并无法看清对方的身材和相貌。

    他只是用目光锁定车上下来的人,去了何处,就继续潜于黑暗之中。

    既然已经等来了一个人,那就说明自己的判断没有出错。

    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祁同伟也没有打算在码头抓捕他们。

    且不说自己只有一个人,风险太大。

    就算成功抓捕了他们所有人,那也只是破获了一宗毒品交易而已。

    而代价是,塔寨和高启强都会把怒意宣泄到他的身上,视他为眼中钉,除之而后快。

    这可不是祁同伟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