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拿到卷宗后,马不停蹄的出城,前往案发村庄。
这边,温燕青没动,看向身边的老者。
老者通读了几遍卷宗后,胸有成竹的说,“他在酒楼遇害,凶器是刀,对方是有预谋的,先从他的仇家查起。”
右相嘲讽道,“怪不得这么有信心,原来是找了外援。”
右相认识老者,名叫周通,是刑部的人,有神探之称。
曾经的刑部风光无二,不仅管控着长安城内最大的牢狱,还掌管着司法之权。
后来因为左相扶持吏部,打压刑部,皇帝又胆小无能,刑部逐渐丧失权柄,沦为看守牢狱的部门。
无论是司法体系,还是断案判罚,都交由吏部来行使权力。
如此一来吏部不仅掌管着官员的升迁,考核官员的大权,还握着所有官员的生杀大权,风光无二。
这也是为什么,张建必须要拿下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原因。
杨贺道,“左相莫非是想公开作弊?”
左相淡然一笑,“非也,此人如今在吏部任职,刚好是温燕青的下属。此次比试,是可以动用吏部下属的吧,否则仅凭一人之力,如何查案追凶?”
属于规则之内的作弊了。
偏偏你还没办法说。
右相讥讽道,“左相真是好手段,仅仅一个时辰,就将周通从刑部调到吏部。”
左相反讽,“昨日右相还不敢与我大声说话,今日就敢与老夫争上一争,手段也不差。”
张建暗骂一声老狐狸。
虽然薛海不是刑部的人,但他在吏部一直负责的是曾经刑部负责的事,没什么区别。
查案方面,他也破获了不少大案,张建对他还是有信心的。
但杨贺不这么想。
皇上碍于面子有些事情不能做,身为下属要为君上分忧。
杨贺暗中命令手下帮助薛海收集证据。
马王村,杀牛案的案发地。
薛海走访一圈,分别记录每个农夫的口供。
在他走访的时候,已经有数名锦衣卫深入调查此事,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其中一名锦衣卫化作普通农夫靠近。
“请问,你是来查杀牛案的大人吗?”
“我有证据。”
薛海抬头,看了锦衣卫一眼,直接戳破,“你不是农夫,如果我所料没错,你应该是锦衣卫。”
锦衣卫愣了下,“大人为何这么说?”
薛海抓过锦衣卫的手,手掌向上摊开,“你虎口有茧,一看就是常年握刀,手掌茧薄,但农夫常年握农具,应该是手掌茧厚,虎口茧薄。此外,我刚刚已经走访全部村民,没见过你。你想帮我,那你也不是左相与右相的人。陛下手下能自由行走,又有调查能力的,只有锦衣卫。”
锦衣卫听到薛海的分析,大吃一惊,“你能记住每个村民的模样?”
薛海问道,“这有何难,科举考试之时,需要熟读四书五经,这不应该是所有为官者应该做到的吗?”
薛海拒绝了锦衣卫的帮助。
他说道,“陛下需要的是一个能臣,而不是一个样子货,我相信我会赢,也请陛下信任我。”
此番话,原封不动的送回到杨贺耳中。
杨贺听了,也是忍不住敬佩,“此人即便输了比试,也会有一番大作为,陛下捡到宝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