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大概给向晚介绍了一下厂里的情况,这个厂子主要是受到自由经济的波及太严重,老旧的眼光根本做不出现在人们喜欢的衣服,要想请一个好的设计师可是总会遇到很多阻拦,因为这会砸掉很多人的饭碗,所以僵持了很久,导致没有订单,工人发不出工资,最终只有破产。
向晚主要是看了几条生产线,确定都是完好的,最终就跟政府谈价,政府的要求现在是能把这些人的工资发下去,并且安顿好这八十几个工人,最好是让这些人继续在厂里干活,向晚当然不同意用自己的钱去养一些蛀虫,不排除有好的员工,但是肯定也有一些不干事的,她可不是慈善家愿意养着这些人。
最后几经讨论,最终以60万的价格把这个厂,包括地皮,机器全部卖给向晚,员工的工资向晚不用管,工人也不需要向晚负责,本来这个价格和这些附加条件是绝对不可能拿下的,但谁叫向晚的背后站着董老呢?董老稍微打了一个招呼省了向晚好多事。
向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手上的资金不足,她手上现在只有35万,还差了20多万,周围的人是没有人能借她那么多钱的,于是跟齐建义商量去银行贷款,用她的十多套房子抵押贷款。
向晚有点下不了决心,这要是真的亏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齐建义感觉到了向晚的不安。
“晚晚,我们还年轻,就算什么都没有了,也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而且我们还有这个三进和五进的四合院没有抵押,就算以后失败了也还有两个院子,怕什么呢?放心去做,还有我。”
不得不说齐建义的安慰起了作用,向晚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去银行贷了30万,这个时候贷款还是很严格的,几乎没有出现个人贷款过,向晚作为一个个体户贷款这么多也是让银行的人感到惊讶,最后经过多方评估,银行还是放款给了向晚,只放了28万,这已经是他们能贷出去的最高数额了。
一拿到钱向晚就迫不及待去了政府签订合同,等到合同拿到手的那一刻,向晚呼出了一口气。
这一刻这个厂就真正意义上属于向晚的了,趁热打铁,向晚把名字改了,去拿了营业执照,把该办的手续全部办妥之后向晚就跟齐建义一起去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