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标的考量,庞统不再相劝。
只要刘标是权衡了利弊再定的决定,而非头脑发热,庞统都不会过多的劝谏。
到了傍晚。
城中安定。
刘标见李孚的确有才能,遂以李孚为渤海太守,治南皮城。
接下来的几日。
刘标没有再继续进兵。
除了继续安抚士民恢复民生外,刘标派遣了大量的信使持印去幽州。
又将袁尚弃城而逃、郭图为冀州刺史、吕旷吕翔封候拜将、田丰沮授被擒未杀等等消息,以檄文的方式,再次传往幽州。
有陈琳在。
这檄文是挥笔就来,一气呵成。
......
消息传到渔阳。
渔阳太守鲜于辅急召太守府长史田豫商议。
“国让,如今袁氏衰落,东有楚王刘标,西有韩公曹操,我应该投谁?”鲜于辅问得很直接。
田豫早年托身于刘备,后因母老而归。
刘标知道田豫的志向。
谁在幽州抵御乌桓,田豫就会跟着谁抵御乌桓。
故而刘标也未挽留。
只是许诺来日若回了幽州,不希望再与故人为敌。
故而。
在官渡之战时,田豫没有如历史上一般劝鲜于辅投曹操,而是选择了劝鲜于辅静观其变。
如今。
袁氏即将覆灭,天下二分即将形成。
刘标十年前许的诺,也到了田豫该兑现的时候了。
田豫这次没有迟疑,断言道:“如今天下大势,曹刘二分。曹操虽然自称汉臣,实乃汉贼。”
“楚王乃汉室后裔,又立志扫平天下,再现光武之志,如今又击败袁尚,传檄招伯安公旧部。”
“今后能定天下的,必然是楚王。现在若不投,今后必遭横祸。”
鲜于辅又问:“袁尚虽败,但尚有数千骑兵;袁熙在幽州亦有三万之众,又有三郡乌桓欲助袁氏。”
“我知你跟楚王有旧。若我投楚王,楚王是否会发兵助我?”
田豫肯定道:“使君若肯投楚王,楚王为笼络幽燕义士,必会发兵相助,我亦会与使君联名送信。”
听到田豫的肯定回复,鲜于辅心中顿安。
就在鲜于辅联络刘虞旧部准备举旗响应刘标时,刘标的信使也持印来到了渔阳。
“奉楚王令,封鲜于辅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军务;封田豫为幽州治中,都督幽州六郡政务。”
见到信使和印信,鲜于辅大喜。
这几乎是让鲜于辅和田豫实际掌了幽州牧的实权了。
鲜于辅遂召集鲜于银、齐周等刘虞旧部,举旗响应刘标。
听闻鲜于辅举旗响应刘标,刚到涿郡的袁尚大怒,令右北平的袁熙和来助阵的三郡乌桓攻渔阳。
然而。
命令刚下达不久。
曾是袁谭故吏的渔阳人王松,在涿郡起兵响应鲜于辅,攻杀袁尚。
而在右北平。
袁熙刚引大军离开,留守右北平的焦触自称幽州刺史,联合张南发动兵变,背袁向刘,杀白马立誓,下令“违令者斩”。
虽有袁氏故吏别驾韩珩不肯歃盟,但如韩珩一般想为袁氏效死的只是少数。
右北平官吏大部分都响应了焦触。
又有涿郡袁氏故吏赵犊与同县霍奴,起兵助袁尚。
一时之间。
幽州六郡大乱。
闻得消息的刘标,留周瑜和庞统镇守南皮,亲引步骑万余倍道而行入涿郡。
袁尚早就畏刘标如虎。
见刘标引兵到来,根本不敢抵挡,引兵去右北平跟袁熙合兵。
只可怜了袁氏故吏赵犊与同县霍奴,本以为可以“雪中送炭”,没想到袁尚一跑,两人就成了“瓮中捉鳖”。
若早知袁尚见了刘标直接就跑,赵犊与霍奴绝对不会起兵响应。
为笼络涿郡人心,刘标又亲往赵犊与霍奴营中,以“涿郡人不打涿郡人”为由劝降了二人。
刘标又以王松为涿郡太守,令赵犊与霍奴协助安抚涿郡士民。
大军又赶往渔阳。
渔阳的鲜于辅、田豫、鲜于银、齐周等正顶着乌桓三王的压力守城。
见城池危急。
刘标即令赵云、张辽等八健将以及江东军吕蒙、徐盛、潘璋、丁奉等骁将并力齐攻。
乌桓三王见汉军骁勇,又不见袁尚袁熙来助,不敢再战。
只是交战了不到半个时辰,乌桓三王就引兵退去。
解了渔阳之危,刘标没有入城,又引轻骑直往右北平。
见刘标一路追到了右北平,袁尚大恐,再次不战而逃,跟袁熙星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
焦触张南见袁尚袁熙离去,慌忙开门迎接。
不到一月时间。
刘标先后平定涿郡、渔阳、右北平,又击退乌桓,驱逐袁熙袁尚入辽西。
大部分时间还都花在了行军上。
如此声威,直震幽州六郡。
刘标又在右北平招抚袁氏旧部,商议西击乌桓。
赵云谏道:“我军自彭城一路杀到右北平,已近半年,如今天寒地冻,不宜再征。”
“更何况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又远投辽西沙漠;若再引兵西击,唯恐许都的曹操乘虚用兵。”
“不如留大将镇守幽州,楚王可引兵返回彭城,主持各郡防务。”
刘标摇头:“有圣人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乌桓自恃边远,不会料到我会紧追不舍,必不防备;攻其无备,必可获胜。”
“袁绍又与乌桓有恩,互通婚姻,若让袁尚袁熙养足了气力,必会引兵再来。”
“曹操虽然会趁我北征攻打荆州和徐州,但荆州有家父和三叔,徐州有温侯,扬州有二叔。”
“北征时,我就已经授予众人节杖,若遇曹操来攻,皆可便宜行事。”
“又有孔明、伯言、孝直兄等人辅佐,足以应对。”
“若不能灭了乌桓,今后我与曹操相争时,幽州定会再遭乌桓肆虐。”
“安内必先攘外!乌桓不灭,我心不安!”
堂下田豫忽然高声应道:“北地崎岖,人马难行,楚王若要西征乌桓,需有一向导。”
“有原幽州从事田畴,如今领族隐于徐无山中,有民依附多达五千余户。”
“袁绍袁尚曾多次征辟田畴,皆被田畴拒绝,只因田畴深恨乌桓袭扰边境,而袁绍父子又结好乌桓。”
“楚王可备齐厚礼,请田畴相助。”
刘标本就有请田畴之意,此刻经由田豫口中道出,正合了刘标心意。
“我西征乌桓之意已决,众人不可再劝,即刻整军备战。”
“国让,你速往徐无山,请田畴出山相助。”
“乌桓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那般容易!”
“既然来了,就别想再返回柳城!”
赵云见刘标主意已决,遂不再劝。
田豫策马来到徐无山,向田畴表明了来意。
田畴一听刘标要灭乌桓,知道机会难得,当即就收拾行礼来见刘标。
又献策道:“原本右北平治在平岗县,从卢龙塞可直通柳城。虽然破败断绝近两百年了,但依旧有隐秘的小路可以找到。”
“我曾走此路去过一次柳城,只要走卢龙口越过白檀险要,走空虚之地,路近又好走,就可先乌桓一步抵达柳城。”
“然后在乌桓必经之地设伏,就可以逸待劳,彻底击溃乌桓!”
刘标当即下令道:“即日起,以田畴为护乌桓校尉,为三军向导。”
“田豫、吕蒙、潘璋、丁奉留守右北平。”
“其余北方骑将,挑选军中精锐步骑万人,皆随我同往柳城。”
“待灭了乌桓,我亲自为诸将吏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