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杀得乌桓尽低头,刘屠夫凶名震辽西(2 / 2)

季汉楚歌 神纹本神 4226 字 7个月前

    一阵阵的喝喊声,此起彼伏。

    以赵云、张辽、鲜于辅和牵招为首,

    甘宁、宋宪、侯成、成廉、魏续、凌统、鲜于银、齐周、吕旷、吕翔、焦触、张南,十二将奋勇争先。

    又有众偏将裨将小校赤红着双眼。

    四千对数万。

    数万骑兵的大混战,在白狼山下开启。

    一边是猛虎,一边是狼群。

    没有退路,只有厮杀。

    田畴立在牙旗前,双手紧握,两眼圆瞪的看着白狼山下的混战。

    身为幽州人的田畴,这些年见了太多乌桓南下劫掠的惨事。

    徐无山中依附的民众,几乎都跟乌桓人有仇。

    田畴只恨自己不善弓马不善统兵,不能亲自引兵跟乌桓人厮杀。

    听着耳边的擂鼓声和呐喊声。

    田畴抢过一面旌旗,大声呐喊“杀!杀!杀!”

    仿佛要将心头的怨气和闷气,以及对乌桓人的仇恨,在这一刻全部释放!

    汉骑的骁勇,彻底吓坏了这群乌桓人。

自公孙瓒死后,袁绍又跟乌桓人联姻,乌桓人在幽州是想劫掠就劫掠,根本没怎么见过汉骑的反击。

    而眼下。

    这群乌桓人再次见到了汉骑的骁勇。

    旧日的恐惧再次浮现心头。

    汉骑难敌!

    冲杀间。

    两股骑兵直往踏顿的牙旗而去。

    正是赵云和张辽分领的桃源军!

    几乎是同时,赵云和张辽都想到“擒贼先擒王”且在万军中觅得了战机。

    这样的战场嗅觉。

    只有如赵云、张辽这样的五虎上将军,真正的战场杀神,才具备!

    鲜于辅和牵招就差了些,两人引的骑兵都未能接近踏顿的牙旗百步。

    不过两人也自知没有“擒王”的本事,只挑弱的欺负,依旧将乌桓人冲得七零八落。

    牙旗下。

    踏顿见听得喊杀声接近,猜到了赵云和张辽的打算,连忙指挥左右亲卫骑兵拦截。

    然而。

    踏顿终究是低估了桃源精骑和八健将的冲杀力。

    两个五虎上将军,再加上六个战场老将。

这其中最弱的战场经验最低的,只有小将凌统。

    不论是赵云张辽,还是甘宁宋宪侯成成廉魏续,都是经历了多次生死才活下来的。

    桃源骑兵亦都是彪悍之士。

    不够彪悍的,也当不了楚王亲军!

    “嗖!”

    “嗖!”

    一箭射断牙旗,一箭射中踏顿。

    可怜的踏顿,怎么也没想到会命丧白狼山。

    踏顿一死,牙旗一断,原本就被冲得七零八落的乌桓人再也没了战心。

    纷纷四散逃走。

    不是乌桓人不想降,而是刘标不接受乌桓降卒。

    本就是千里奔袭,留下乌桓降卒就是祸端。

    归附了大汉的乌桓部落,叫义从,这是朋友。

    不归附大汉的乌桓部落,叫胡人,这是敌人。

    敌人和朋友,刘标一向是分得很清楚的。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接受降卒,也是对被乌桓人长年累月侵扰劫掠的汉人的背叛!

在这一点上。

    刘标是认同公孙瓒的杀胡之策的。

    杀到胡人无王庭!

    杀到胡人无男丁!

    犯我大汉者,死!

    汉骑的凶狠,让乌桓人更是惊惧,只恨马儿少了两条腿。

    一直杀到黄昏。

    数万乌桓人不知被杀了多少,只能看见白狼山下,死者遍野!

    “打扫战场,兵进柳城!”

    刘标没有丝毫的怜悯。

    外族敌人,死再多都不值得可怜!

    在白狼山休憩了一夜,翌日一早,刘标亲引骑兵攻打柳城。

    柳城虽说是城,但跟汉人的城池是不同的。

    城矮又无护城河,更像是一个大的营寨。

    刘标压根就不需要准备攻城器械,骑兵一入,直接就杀入了柳城的乌桓王庭。

    所见乌桓人,尽皆斩杀。

    唯有城中被掳掠的汉民奴隶得以存活。

    这是刘标掌兵以来,第一次的大规模杀戮。

以往作战。

    刘标都是以伐谋为上,其次伐交,即便是伐兵都是点到即止。

    譬如攻打南皮城时,只要有机会就劝降,而不会杀戮太重。

    这次不同。

    刘标在白狼山不要降卒!

    对柳城的乌桓人同样毫不留情!

    杀掉的乌桓人,甚至超过了刘标这十年伐袁术、伐江东、伐刘表、伐袁绍、伐曹操、伐袁尚的杀戮量。

    刘标对乌桓的“狠辣”,也再次刷新了众将士对刘标的认知。

    鲜于辅、鲜于银、齐周、吕旷、吕翔、焦触、张南这些以前没跟刘标打过交道的袁氏旧部。

    看向刘标的眼神皆有了畏惧。

    尤其是吕旷和吕翔。

    当初在南皮城的时候,觉得刘标“慈眉善目”“慷慨大方”,毕竟刘标打南皮城也就强攻了一日。

    对吕旷吕翔也是慷慨大方,将军列侯说给就给,毫不吝啬。

    吕旷吕翔都将刘标视为不喜杀戮的“儒将”了。

    没想到。

    这几日死在刘标军令下的乌桓人,都接近十万了!

    慈眉善目?

不喜杀戮?

    骗鬼的吧!

    焦触张南同样惊惧。

    两人不似鲜于辅牵招,跟刘标没什么交情也没有田豫这样的朋友代为引荐。

    尤其是焦触,还自领了幽州刺史。

    刘标在得知后,甚至还许诺了让焦触当幽州刺史。

    焦触原本还有些得意。

    在经历灭乌桓这一战后,焦触心惊胆战,压根不敢再想幽州刺史的事!

    灭了柳城的乌桓人,刘标又令田畴为柳亭侯,守柳城,带领柳城的汉人在柳城屯田建家。

    田畴能在徐无山将几千户百姓治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方面有十足的经验。

    杀了乌桓人,刘标自然不能丢下柳城的汉人不管。

    对此。

    田畴也没推辞。

    这些年的夙愿,就是杀了乌桓人,让乌桓人不再劫掠边境汉民。

    田畴自然不会拒绝这个任务。

    虽然过程会很艰难,但田畴愿意肩负这个重任。

    刘标又留鲜于辅、鲜于银引兵驻扎柳城,助田畴安民。

    刘标的理由也很简单:既然我让你鲜于辅督幽州六郡军务,那这辽西郡的军务也得归你管。

鲜于辅同样没有拒绝。

    亦或者说,如今的袁氏旧将,没人敢当面拒绝刘标下达的军务。

    近十万的乌桓人都被刘标下令杀了,谁还敢忤逆刘标啊!

    在部署了柳城的将吏后,刘标又引骑兵返回。

    白狼山只见乌桓人不见袁尚袁熙,刘标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两条丧家之犬。

    而在海岸线。

    探得踏顿被斩、刘标又在柳城杀了数万乌桓人,袁尚和袁熙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刘屠夫!这是个屠夫!”

    “魏公,不能再带着这群辽西民了,我们得立即去辽东。”

    “刘屠夫杀红眼了!”

    袁熙心惊胆战。

    袁尚同样心惊。

    刘标在白狼山和柳城一改往日作风,不留降卒见乌桓人就杀,浇灭了袁尚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

    “立即放弃辽西民,走,去辽东!”

    袁尚不敢再耽误,当即整理了兵马,又令众军带上干粮饮水,连辎重粮草都不敢要了。

    只要去了辽东,到处都是粮草。

    可要是去不了辽东,就得遭遇刘标的截杀。

    袁尚忽然又有些庆幸。

    倘若跟着踏顿去柳城,如今必然也在白狼山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