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2 / 2)

    当然了,陈昭弄出扑克牌来,是给队员们放松压力的,可不是让他们借此赌博,然后军纪败坏的。

    惩罚方式只有在脸上贴一些没人要的布条子,无伤大雅,又兼顾娱乐之用。

    古代是没有胶水,但有相同作用的东西可不少,剿匪队用来贴布条的东西就是由淀粉和热水调制成的糊浆。

    在陈昭的监督下,也算有度。

    “再来,再来!”王浩才赢了一把,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豪气万千地说道。

    陈昭输上一两把也输得,但突然,心中一颤觉得像是要有大事发生。

    沉着脸色,手中掐诀,实际上是在观看系统面板。

    王浩心里打着退堂鼓,陈知县的气量也太小了些,不就是赢了他一把嘛,还在这里掐诀,是想召雷过来劈我吗?

    “赵祯,或者说是赵受益出生了啊...”

陈昭的右手微微颤抖,这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在这公堂内端坐了这么久,总算让他等到这个机会了。

    问道:“方叔,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陈知县没头没脑地在讲些什么?时候到了!

    能动手了?!

    王浩比在场任何一个人都要兴奋,把脸上的布条一抹,露出他本来粗犷的面庞。

    从柜子里取出早准备好的、照着严家族谱找的名单,恭敬地递给陈昭:

    “陈知县,都在这里了。”

    “可有纰漏?”

    方大壮站了出来,虽然他打牌喜欢争先,但归根结底,他还是陈知县的好手下:

    “陈知县,我愿以自己的性命担保。”

    陈昭点点头,翻开了那份他已经看过无数次的名单:

    严开业,雁门县城东,济业粮行掌柜。

    严正卿,雁门县衙门一小吏。

    严鑫,严家商路负责人,目前正居住在代州。

    严温,崞县。

    ......

严桧和严肇他爹还挺能生的,但再能生也没用了。

    这些天,玩闹归玩闹,陈昭可没放松对严家罪证的搜寻。

    现在就立刻趁着赵恒心情好的时候,献给官家。

    不然...光靠剿匪队这点人,可抓不过来啊...

    朝闻道,夕死可矣!”写好信后,陈昭冷不丁地冒出这段话。

    “我知道,我知道!,这话的意思是‘早上懂得了圣人的道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无遗憾。’”

    方大壮兴奋地回答道。

    他可是四人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儒家经典在陈昭的熏陶下,也多少接触了一些。

    昨天就刚好读到这句话。

    陈昭摇摇头,“你的意思是对的,但本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陈知县,您是什么意思?”方大壮问道。

    陈知县是读书人,对这儒家经典肯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陈昭狞笑道:“我的意思是‘早上打听到了你回来的路,晚上之前你就可以准备受死了!’”

    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但挺符合实际的,现在的严家不就是在等死吗?只是他们们还不自知而已。

    在真宗朝,注重注重经意解读,千方百计准确解读经典的本意,而不允许偏离或附会的“我注六经”才是儒生的主流。

    像陈昭这种带着丰富个人色彩,把《论语》解释称《抡语》的“六经注我”,在儒生们眼中简直异类般的存在。

    这给才读书不久的方大壮的可怜小脑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原来...先贤经典还能这般解释?

    但为什么呢,陈知县这么说总得有个依据吧?

    方大壮问道:“陈知县,你是怎么想到的?”

    陈昭走到书桌旁,取来纸笔,写着两封信。

    一封给赵恒,另一封给他的好兄弟王雍。

    没王相公帮一把,这“密信”很难送到赵恒手上啊。

    一边写着,也不忘满足方大壮的求知欲,说道:

    “方叔,你以为春秋比起我大宋如何?”

    方大壮多少对那段史实有所了解,那是一个大国之间偶有攻伐,礼乐制度开始崩坏的时代。

    “不如。”方大壮客观地说道。

    “连雁门县内都山贼遍布,那春秋时代只会更加糟糕。”

    “你想想,孔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在各国君主那里宣扬自己的学说,在路上一定会碰到想劫持他的歹人,你知道孔夫子他是怎么做的吗?”

    “和歹人...讲道理?”方大壮参考宋代儒生的形象说道。

    “不,是讲物理!”

    “古代的‘君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孔夫子作为至圣先师,一个真正的君子,自然是六艺的集大成者,所以孔子他老师家看到歹人应是驾车追之,教歹人‘仁’和‘义’的道理。”

    “那物理何来?”

“用拳头教!”

    原来这就是物理么?

    方大壮的三观有些崩塌了。

    但不要紧,陈昭会帮他塑造新的三观:

    “相传孔子身高长九尺有六寸,跑的比兔子还快,力气大到能举起城门后的一根巨大横木,他的勇武可以让能和‘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的勇士孟贲都拜服。”

    “而且孔子门下可足足有三千弟子,你想,要是三千弟子里面有些不听话的,孔子身上没点武艺,如何才能压制住他们?”

    方大壮觉得陈知县讲得很有道理,他的心中也渐渐有了些新的想法。

    以前他脑海里的孔夫子只是一个身形佝偻、面容慈祥的小老头。

    经过陈昭怎么一说,一个身高九尺有六,肌肉健壮,上半身一用力,一个“仁”字便浮现在胸前,转过身来,后背肌肉鼓动,显出一个狰狞的“德”字的新孔子形象便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顿悟了!

    “所谓‘仁’就是把人撕成两半的功夫,所谓‘义’就是把人的头颅打进胸膛的功夫。”

    “陈知县,我说得对吧?”

    陈昭刚好停笔:“孺子可教也!”

    方大壮有慧根啊!

    叫王浩将信送到驿站去,然后带人,去剿灭最后的山寨。

    “走,去教那些山贼‘仁’与‘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