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萧楚生笑而不语,暂时性没有让衫茶的员工对外放出消息。
沪上阿姨门店里的冰激凌机还需要调试和改进,这需要一点时间测试。
至于改进的建议什么的,经过店里卖了几天后总结出了不少,而且还鼓捣出了增加口味的玩法。
把改进建议给厂家报过去,冰激凌机的厂家立刻就给安排上了。
毕竟萧楚生打算每家沪上阿姨的门店都给安排一台机器,包括在杭城的门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厂家恨不得把他当祖宗供着。
而且这种机器根本没多少店家和品牌会买,主要是做出来的冰激凌成本高,利润率低。
事实上,这就是传统商家和新势力品牌的眼界差距。
传统商家把短视两个字发挥到淋漓尽致,看重的永远只有利润率,而非扩大市场。
国内整个市场,在经过了野蛮生长后,萧楚生会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
也会更加看重食品口味和情绪价值。
到那个时候,利润率就不再是决定赚钱与否的关键,还有一条路叫薄利多销。
当然,这里面需要有一点,就是将市场打开,眼光放长远。
消费者一旦体验过好的后,其实就很难回去了,只要东西真的好,价格不算太离谱,大家都可以接受涨价。
当然,像上辈子喜茶那时候动不动一杯卖到三四十……那就是纯纯把客人当冤种了。
但萧楚生其实很明白,喜茶确实有把客人当冤种的嫌疑,但又不得不承认,水果茶成本是真高!
偏偏当时国内市场还就是各家都在卷这个东西,成本高,利润低,再借机炒作价格,还能保证利润率。
于是在高价水果茶经历了一段巅峰后,慢慢热度也就消失了。
再之后供应链完善起来后,因为成本降低,水果茶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降下来。
价格没了可以炒作的东西,总体热度也降。
水果茶终究没有奶茶那么发挥稳定,所以各家最终还是回归了奶茶市场角逐。
这也就新势力茶饮的发展路线,最终其实还是得回归“茶”。
至于西诗这些天,有衫茶和沪上阿姨的引导性营销,在学生们之间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比如会员卡打折,大海报传单啥的。
再加上价格在沪上这地方真不算贵,所以不少学生都愿意去西诗体验一下。
毕竟不限量……是真的让人有点忍不住,哪怕自己吃不了很多。
可每种都尝尝味道,那种满足感也是值的。
自助餐厅里有十几道比较常见的小炒菜,味道都还不错,正常的饭店八十八可吃不到那么多种花样。
不限量,好吃,没套路,吃完也没有肚子不舒服。
光是这些,就已经足够让西诗口碑大爆。
大学城本身也算不上特别大,所以说一家优秀的品牌很容易就能在学生中间传播开来,尤其这家自助餐厅还和衫茶,沪上阿姨搞了联合VIP,去的人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