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疑兵(2 / 2)

兴汉 神纹本神 6480 字 5个月前

赵云沉吟片刻,将竹片贴身藏好:“子虎辛苦了,先回营休憩吧,等过了这个秋忙时节,战事就要开启,趁着这段时间,朱虚城的兵马得多操练。”

    时光飞逝。

    秋忙时节过得很快,而焦躁和不安也萦绕在了朱虚城臧洪等人的心头。

    众人苦思冥想了十余日,也未能想出应对沮授的策略来,而沮授反而游刃有余的遣人游说北海国的长吏及世家豪族的代表。

    而巡视诸县的祢衡又干了一件愚蠢事,剧县令被斩了!

    剧县位于北海国西部最前沿,剧县令亦是沮授第一个遣人游说的北海国长吏。

    剧县令被斩,瞬间打破了臧洪苦心维持的平衡,几乎是同一天,剧县、营陵、平寿、都昌的长吏及世家豪族尽皆改旗易帜支持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高柔。

    这四县的长吏及世家豪族不少人都被沮授遣人游说过,本来还摇摆不定。

    结果剧县令还未有改旗易帜的举动,只因被祢衡查到了跟沮授的书信来往就被斩杀,这让四县与沮授有书信来往的吏民心中惶恐。

    祢衡也被四县皆反给整懵了:“祢某只是想杀一儆百,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若臧洪在青州抢占优势,杀一儆百的确能震慑人心。

    就如同郑牧在迎天子的时候会以武力震慑不服,这本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直接且有效方案。

    祢衡虽然自诩通晓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却不识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任何的方案都有地域性和时效性,只看到前人的成功而不去分析是否能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只能是纸上谈兵、东施效颦。

    如今臧洪在青州本就不占优势,别说剧县令只是跟沮授有书信来往并未改旗易帜的想法,就算剧县令真的有这想法也是不能斩杀剧县令的。

    即便是跟祢衡为友的杨修,也不知道该如何替祢衡辩解了。

    若不是祢衡的名仕身份,臧洪甚至都想将祢衡军法处置以安四县民心了。

    臧洪强忍怒气:“诸位,剧县、营陵、平寿和都昌都响应了沮授,下密、胶东、即墨等县必然也会相继响应。若只剩下朱虚县,我等也难以在青州立足,眼下应当如何挽救,都拿个主意吧!”

纵观整个北海国,剧县、营陵、平寿、都昌到下密、胶东、即墨等县就如同东西一条直线,而朱虚县则是偏南的一隅。

    剧县、营陵、平寿和都昌皆响应沮授,就意味着沮授已经切断了臧洪对下密、胶东、即墨等县的掌控,不仅如此,沮授还能再驱兵东进将东莱诸县也纳入掌控。

    仅有朱虚城孤城的臧洪,这个青州刺史也就等于名存实亡了。

    祢衡自知犯下大错,低头不语,杨修陈群等人亦是面面相觑。

    众人其实都明白,若杀了祢衡或许能安抚诸县延缓沮授对北海国诸县长吏及世家豪族的游说,可若杀祢衡同样也会寒了众人心。

    就在杨修陈群等人沉默不语的时候,最角落处的赵云徐徐开口:“臧刺史,云有一策,或可应对当前劣势。”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赵云,但大抵都是不相信的目光。

    区区一个骑都尉,能有什么良策?

    臧洪的目光中也有惊疑,但如今众人都束手无策,臧洪心中亦有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遂问道:“赵骑都有何良策?”

    赵云无视了众人质疑的目光,自来青州两个多月,赵云见惯了这群名仕公卿子的嘴脸,这心态也变得平和。

    “祢督邮擅杀剧县令,导致四县皆反,若不责其罪行,难以令北海国诸县吏民心服。可革去督邮一职,即日起押往许县交由天子惩罚,臧刺史再传檄诸县罪己,可挽救北海国民心。”赵云话语刚落,祢衡就已经暴跳如雷了。

    本就因为办错了事而烦躁的祢衡,如今见赵云不仅要问罪将自己押往许县,还要让臧刺史传檄诸县罪己,那就等于让祢衡这个名仕从此遭受万人唾弃。

    这堪比“社死”的惩罚,比杀了祢衡还难受。

    “赵子龙,你不过是一介武夫,怎敢羞辱祢某?”祢衡已经维持不住仪态了,臧洪若真的同意了那这一辈子就完了。

    名仕最重名声,有了名声就有荣华富贵以及青史留名,可若名声臭了,不仅荣华富贵没了这青史留名也成了万载骂名。

    更何况,祢衡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剧县令跟沮授有书信来往,那就是反叛,身为督邮斩杀反叛者合理合法!

    杨修陈群等人也被赵云的问罪给惊住了,杀人不过头点地,赵云不杀祢衡却要让祢衡身败名裂,这对名仕而言更甚于被杀!

“赵骑都,祢督邮虽然行事有失偏妥,但剧县令也的确跟沮授有私信来往,若因贼人反叛就杀祢督邮,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杨修赶紧出声替祢衡辩解。

    陈群亦道:“若要问罪,杀了祢督邮就可以了,坏其名声非君子所为!”

    赵武等名仕公卿子也纷纷出声维护祢衡,矛头纷纷指向了赵云。

    更有甚者,将责任都归咎于赵云,认为赵云这个骑都尉不称职,打不过沮授的兵马才让众人陷入了如今的困境。

    臧洪默然,既不表态支持也不表态反对。

    平心而论,赵云的对策是很适合当下的困境的,即便祢衡是督邮也没资格杀剧县令,既然犯了错那就得认罚。

    然而杨修陈群等人尽皆替祢衡作保辩解,臧洪也不敢得犯众怒,否则这青州刺史也就当不下去了。

    赵云静静的听完众人替祢衡的辩解以及无端的指责,然后徐徐自怀中取出了竹片递给臧洪。

    臧洪一看竹片内容,顿时脸色大变:“赵骑都,你这是何意?”

    赵云冷眼而道:“云并无他意,只是希望刀口能一致对外,而不是去杀自家人。”

    杨修陈群等人未听懂赵云话中的深意,见到了竹片内容的臧洪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倘若郑牧在此,压根不会让祢衡去许县,必然是直接就砍了,让祢衡去许县反而是赵云在救祢衡的命。

    “赵骑都,你应该明白,这事臧某很难办。”臧洪盯着赵云,艰难的开口。

    赵云遂将竹片取回,语气多了几分肃杀:“臧刺史若觉得难办,云可以代劳。云受前将军所托来青州助阵,倘若青州丢了,云也无颜回见前将军了。臧刺史若丢了青州,还有颜面回见陛下吗?”

    臧洪心中一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有了决定:“武士何在?”

    门口两个武士仗剑上前。

    臧洪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挣扎,但还是肃然下令:“将祢衡拿下,革去督邮一职,押入囚车送往许县,交由陛下发落!”

祢衡大惊失色:“使君,你真要将祢某送往许县?”

    杨修亦是大惊失色,心中亦是惊疑不定,臧洪见了赵云的竹片就态度大变,难道赵云还暗怀密令不成?

    “使君,就算要押祢督邮去许县,也得有个理由吧?难道还有什么事是我等不能知晓的?”杨修进步逼问道。

    陈群等人亦是不能理解的看向臧洪。

    臧洪见群情激愤,不由暗叹一声,一边看向赵云一边道出了实情:“冠军将军给赵骑都下令,‘不服者斩’!”

    冠军将军的军令?

    众人纷纷惊立当场!

    祢衡只是个小小的督邮,有假节权的郑牧是可以直接斩杀的!

    同样,得了郑牧军令的赵云,同样有资格斩杀祢衡!

    不服者斩,这四个字就是郑牧赋予赵云的斩杀权,赵云只是让祢衡去许县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只不过赵云似乎低估了名仕对名声的看重,有时候死比活更难令人接受。

    “祢某不服!”祢衡怒而大呼:“青州的事何时需要郑牧一个武人来掺和了?臧刺史才是青州刺史!”

    然而这次,连杨修陈群都未附和祢衡,赵武等公卿子亦是变得沉默。

    若只是赵云,众人还可以替祢衡辩解,甚至将眼下的困境归罪于赵云。

    可面对郑牧,这是杨修陈群等人父辈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陈群担心又被陈纪关禁闭,又不敢跟祢衡的目光直视,索性垂下了头。

    杨修欲言又止,此刻终于想起杨彪的嘱咐。

    杨彪是想让杨修在朱虚混政绩、跟着郑牧混军功,以政绩军功给刘备当主簿,再创杨氏代代公卿的辉煌。

换而言之,杨彪私下里是叮嘱杨修不能跟郑牧唱反调的。

    想到这里,杨修也有些羞惭的避开了祢衡的目光。

    见众人听到郑牧的名字就吓得不敢多言,祢衡心中那个气啊:“我等皆为名仕,岂能因为一介武人就变得小心翼翼?难道那郑牧还敢效仿董卓妄杀名仕公卿吗?”

    没人敢回答祢衡的提问,祢衡是因为孔融来许县后举荐的贤士,而杨修陈群等人是父辈就在许县当官的,其中大部分又是跟着天子东归的。

    这些公卿子是见过郑牧迎天子东归的神威的,这私下里附和众人指责郑牧彰显不趋炎附势的态度就行了,真要面对郑牧的时候该认怂还是得认怂。

    不认怂?

    赵云手中还拿着“不服者斩”的军令,就算被斩了,这许县的父辈还得去给郑牧赔礼道歉。

    至于向刘协哭诉?

    刘协现在的思维方式就是:冠军将军怎么会有错?这一定是敌人的离间计!一定要严查!

    录尚书事的陈纪跟郑牧关系匪浅,平尚书事的刘备跟郑牧更有儿女亲家的姻亲情谊在,光禄勋沮俊又是郑牧举荐的且郑牧对沮俊还有救命大恩。

    这还怎么查?

    连杨彪都只敢私下玩些散布流言的小伎俩而不敢正面硬刚郑牧。

    许县公卿中希望郑牧失势的人十个有八个,但敢正面跟郑牧硬刚的除了几个被推出来当棋子的小官外,全都是老银币。

    祢衡见激将法都没用了,这心中的绝望也泛起。

    名声一旦被毁,这辈子的仕途就完了!

    当武士将眼神变得颓废的祢衡押下,臧洪再次看向赵云:“赵骑都,冠军将军可说过何时出兵?”

    赵云摇头:“冠军将军说,臧刺史才是青州刺史,若无臧刺史的信使,冠军将军不能轻易插手。”

赵云已经说得很委婉了,真按郑牧和鲁肃的原话,臧洪估计能气得吐血。

    臧洪再次沉默。

    不插手?

    不插手你给赵云下达军令?还用威慑力十足的“不服者斩”?

    “这是要让我等向郑牧低头啊!”臧洪暗叹。

    陈群等人的面色也不好看。

    尤其是陈群本就跟郑牧有旧怨,这次来青州亦是想要证明下自己的能为,结果还是得让郑牧来青州稳定局势。

    陈群的才智是有的,又跟刘备有不小的缘分,若陈群愿意放下豪门贵子的身份沉淀且与刘备郑牧结善,青州刺史就不会是臧洪而是陈群了。

    陈纪对陈群的不满也在于此,陈氏以前也只是个小门小户,历经几代人才有如今的名门出身,结果陈群没有学到“陈氏三君”的德行,却多了豪门贵子的孤傲骄矜。

    祖上分明连寒门都不如,结果子孙却瞧不起刘备郑牧这样的奋斗者。

    杨修见状,心中已经有了明悟。

    相对于陈群等人,杨修虽然同样恃才傲物,但这处世之道还是要强上一些。

    “使君,修愿亲往襄贲城,请冠军将军出兵!”杨修的反应很快。

    既然臧洪都选择让武士将祢衡押下去了,那么果断的选择亲近郑牧才是上策。

    即便要救祢衡,那也得在郑牧跟前有所表现才行。

    臧洪见杨修肯出使,顿时大喜:“有德祖前往,臧某也能心安了。”

    不需要多言,臧洪也明白杨修的用意。

    臧洪要留在朱虚城主持大局,是不能亲往襄贲城的,司徒陈纪的儿子陈群跟郑牧有旧怨拉不下脸,司空的儿子赵武分量低了些,唯有太尉杨彪的儿子且又有才名的杨修去见郑牧,才有希望让郑牧统兵助阵。

否则,郑牧极有可能会等朱虚城破了再统兵来战沮授。

    而事实上,臧洪的猜测也几乎就是郑牧的方案之一,北海国是否全丢郑牧并不在意,郑牧唯一在意的就是如何击败沮授。

    若臧洪识趣,那就去救朱虚城;若臧洪不识趣,那就只能让臧洪跟朱虚城共存亡了。

    就如同在兖州利用吕布一样,曹操虽然战败退出了兖州,但吕布的精兵悍将也被打光了!

    借敌人的兵威来削弱内部隐患的事,郑牧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颍川和谯县的部分世家豪族,还被郑牧利用汝南黄巾给洗劫过呢,郑牧又岂会真的在意臧洪等人的生死?

    得了命令的杨修,遂带上两个护卫往襄贲城而去,但刚抵达沂水,杨修就被人给绑了。

    绑杨修的是泰山四将的吴敦,吴敦本在沂水押运粮草,正好被杨修撞见,于是吴敦理所当然的将杨修当成了贼人的探子。

    任凭杨修如何解释,吴敦就是不信,而是直接将杨修给押到了沂源城。

    十余日的时间,沂源城的“泰山寇”已经被剿灭,郑牧亦是悄然来到了沂源城。

    得知吴敦抓了个探子,郑牧遂让吴敦将探子带来。

    杨修一路上被扔在船舱内,不仅头发蓬乱,面色也变得饥黄,极为的狼狈。

    如今终于见到主事的,杨修疾呼大喊:“修乃太尉长子杨修杨德祖,不是贼人的探子!”

    鲁肃大声喝斥:“竟敢冒充太尉的长子,先掌嘴!”

    杨修听见鲁肃的话,心中更急:“将军息怒!修真的是太尉的长子杨修杨德祖,也是青州北海国朱虚城的县令。这次是奉臧刺史的命令来向冠军将军求援的,还请替修准备船只快马,修要去襄贲城报讯。”

    就在杨修焦急自辩的时候,淡然的声音自杨修身后响起:“子敬,掌嘴就不必了。掌了太尉的长子,牧今后可就难以在许县立足了。”

    杨修如蒙大赦,闻声回头,见到印象中的面容,杨修内心的焦躁也终于安稳了不少:“下官杨修,见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