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什么,这是通过了,恭喜啊,走,姐今天带你吃好吃的。”回过神的我,也难逃那些家长的样子,拉着小七走进食物店,直到双手提满,才想归家。
从府学到庄子,和五哥一起时,大多是我在说,他偶尔说上一句,现在反过来,小七不用我问,他就像倒豆子一样,把从进去到出来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不到一上午的事情,硬是被他讲了一路。
接下来的日子步入正轨,小七顺利入学,我看过的店铺让红桃和酸李请人给150两银子顺利拿下,当更换房契时,大娘看到我,那吃惊的模样,让我几日不忘。
心情好的我,看了看土豆苗,已经有半寸来高,天气渐渐回暖,当我脱下棉袄,换上夹袄的时候,地可以栽种了。
城内的短工收到的消息很快,当春日的朝霞铺满天边的时候,他们已经排好队站在庄子外面等候,爹和曹老头像一对父子,背着短工们低声讨论要请多少人,请什么样的人可靠更划算。
家里地有了爹和曹老头在,根本不用我操心,他们比我更懂得菜怎么种,鱼怎么养。
娘带着嫂子把庄子上的吃、住需求包了下来,每月的收成,我会拿出一部分放在娘身上,娘和嫂子特意整理出一个房间,里面一个大木箱,放在家中银钱支出的账薄,虽然字写的还歪歪扭扭,但每一笔开销都清楚记录。
家里的每个人,都分配到合适的位置,当然曹老头的媳妇是个例外,娘让她留在了厨房,却只让他负责烧火,切菜,炒菜时,娘会亲自上。
每当这时,嫂子就会心疼在对我说,娘太辛苦了,我知道嫂子想让我找一个厨娘,可会做饭的挺多,做饭好吃的却很少,不是我想找就立马会有的,有时也要靠运气。
可我还想说的是,我的运气一向挺好。
当桃花盛开,庄里的各样花草也在陆续开放,整个庄子充满了花香,我置身于池塘边的花丛中,享受着阳光照耀时的温暖。
“小姐、小姐、你的信。”
小6的笑容随着声音一起到我眼前,看到高兴的她,我纳闷地问。
“信就信呗,平常也没有见你这样,你的大白牙闪着我了。”
小6立马收起笑容,把手中的信往我怀里一按,转头走人,离我半丈远才驻足观望。
我低头看向信封,飘逸中带着刚硬,这不是庆哥的字吗?匆忙打开,这是我搬到齐州庆哥写的第一封信,继上封信有月余时间。
这次的信很长,厚厚的一叠,我小心拆开后,蹲在花中看了起来,当信看完,我高兴地在原地跳跃,旁边的小花都被我踩断了好几株。
“小6,庆哥真聪明,虽然他人不在这里,却知道我心中所想,难怪以前我有一困难就想到了他,这是让我有依赖之心呢!”
“小姐,你的大白牙也好闪啊。”
怎么记仇呢!我嘻嘻一笑,不跟小6一般见识,拉着她一起回院中。
与信一起到的小1正坐在屋内喝着红桃泡的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院内厅子下面站着的一家四口人,比洪叔一家还年轻了一些。
人员自然是交给娘管理,我则是赶紧进屋,准备回信。
我告诉庆哥我新盘了个铺子,现已装修完毕,准备专卖杂货,我还把我做的调味品给起名为“蔬果酱”,还告诉庆哥这是打算买给军营和皇宫的,我这次的回信也学了庆哥,把这些天所发生的一点一滴地记录上,庆哥凡事都替我着想,我没有他那么大的能力给于他生活的帮助,只能从感情上回应他。
两种口味的“蔬果酱”各一罐,和我的信一起交给了小1,并留小1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做了很多吃食,让他一并带走。
面露崇拜目光的红桃,还偷偷地把我送给她的肉干,放在一个小布袋里亲手送出,我摇头叹息,身边的丫鬟见的世面还是太少了,小1这种男人一看就是不解风情的那种,喜欢他有得苦头吃。
庆哥身边的人我看好的自然是小2,能说会道,还能挣钱,喜欢黑点的女人,配上小6刚刚好,这桩亲事,我撮合定了,谁要是跟我抢,我就跟他急。
夕阳西下,暮色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带来了繁星灿烂的夜空,我坐在嫂子院中的秋千上,享受着微凉的夜景。
“哎哟!”我摸着自己的头顶,借着微弱的光看着树上青色的海棠果,这是在嫌弃我主人不在,霸占了她了秋千呢。
两日前收到五哥来信,那边已经安稳,不放心的嫂子非要去照顾他,拗不过嫂子的娘就在今天陪着嫂子一起去了齐州许县,家里少了娘,就感觉没了主心骨,生活都缺少了动力。
一直玩到小6不耐,我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今天是个好日子,天空中的朵朵白云随风而动,不知是风推动了云,还是云在跟随着风。
着装一身新衣的我,站在新铺子前,看着新铺子的牌匾挂上红色的绸布,趁着小七休沐,把店铺给开张起来。
一大早小6就提着一盒五福炸货和一份请帖送到了冯知府家中,在这里,我家也就跟冯知府家有过交际,现在百般无聊的小六站在我身后不远处,拿着从海棠树上摘下的青果子,小心地戒备着。
已时,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到红绸上,让红绸更加的鲜亮,小院中的鲜花被手巧的酸李编曲成了两个花篮,正挂在店前墙上,即使是偏僻的角落,也可以美艳无双。
坐好鳌头的我,抬头看看阳光,再看看阵阵香味吸引而来的客人,只等冯大人到来,就可以开门迎客,好在,冯大人准时到来。
红绸落地,曹氏炸货铺也正式开业。
“前三天,优惠大酬宾,买一送一。”伴随着几个学子们的喊声,店里一时间客源拥挤。
“炸鸡腿来两个。”
“好的,这是送你的丸子。”
“你们店坑人啊,不是买一送一吗?”
“对不起,我们店没有坑人,我们说的买一斤炸货送一两丸子,我们店里的食物全是采用新鲜食材,来自自家庄子,你吃上一次就会爱上。”
新招的伙计口齿清晰,冯大人带来的衙役又虎视眈眈,买炸货的人没有一个敢找茬,新开张的第一天,下午老早就把货给清光。
我面带微笑的提出早备好的几盒炸货,分给小七的同窗和守门的衙役时还递上了一个装有5两银子的荷包。
“各位辛苦了,谢谢你们,这些你们拿去买酒吃。”
接过荷包的衙役严肃的脸露出笑容,“谢什么谢,都住一个城里,互相帮扶不是应该的吗?”
小七的同窗也接过荷包,可喊话时那么起劲的他们,却红了脸,支支吾吾,一句囫囵话也没有说出。
只是在第二天,他们两拨人一个不少全又来了,我怕耽搁他们读书,本想婉拒一二他们的好意,他们却说读书读累了,正好借此休息一下。
衙役那边却说冯大人让他们这一周都在此巡逻,感激的我当天又提着新的炸货送上了门。
三天过后,我的炸货铺子在学子们的宣传下,知名度节节攀升,看着每天因店小而流失的客户,我又开始想着买新铺子。
城内人口多,生意就是好做,10天一盘账,除本盈利100两,这可是顺德县的普通小店一年收入啊,买新铺子的决心更加的坚定。
又是一个月的筹备,新的店铺位于城内中心处,花了500两银子才买到的,地段的差异,让房价翻了几倍,店铺起名为“曹氏炸货分店1”,店员也是从总店培训出来的。
用同样的招式开了业,因为口味好,生意依旧红火,导致多个店铺跟风,可惜的是不管他们是降价还是送赠品,吃过我家炸货的人,都再次回头。
不是因为我家的菜有多新鲜,是因为我家的菜更好吃,偶然的机会,我从空间带出一碗水,浇到了要吃的青菜上,结果那顿饭,青菜被吃个精光。
接着我又把一碗水稀释成一盆,倒到了菜地时在,第二天,那一片菜长得更加的水灵,还比别的地方的菜更加的大。
第三天,我接着试验,再次把一碗水稀释成一桶浇在菜地上,隔一天再去看时,菜依旧有差别。
连着几天,直到一碗水稀释成五桶水时,菜的变化才看不出,但吃时依旧口感不错,至此我家浇菜、喂猪、喂鸡的水都偷偷被我放了一些空间的水,只是量很少,没有人看出。
荷花的盛开,吸引的可不只有我,冯大人带着下属大摇大摆的来我家待上半天,连吃带拿,还美其名曰是串门,幸好我娘不在家,要是在家,他把媳妇都能接来。
小七的同窗更是休沐就往我家跑,厨房的厨娘也要跟着忙碌,他们拿着银钱,点着想吃的菜,完全把我家当成酒店。
因此小七短短二三个月已是府学的小小名人,人家提起他,就会来一句,曹秀才家的炸丸子真好吃。
喜欢与自己过去说拜拜请大家收藏:()与自己过去说拜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