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团队的支持,顾长青带领大家展开了机械导盲犬的概念设计。
参考了动物飞行姿态和飞机无人机的外形设计,最终确定了机械导盲犬的初步外形。
此时那些被招募的人也都集合到顾长青的身边来!
顾长青让教授给了个实验室,比较大的地方,还没有租金毕竟是学校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有工位。
见到顾长青之后所有人都很激动,握手的时候都是双手和弯腰。
表现的非常谦卑!
而顾长青没有什么架子,而且在现场还开启了直播。
大家觉得他很亲民!
此时顾长青默默地看着系统的人气增张也露出喜色。
经过直播让人气值不断增加他的好处就更多了。
经过团队的几天努力,初期的试验品完成。
这次有了这些技术人员,顾长青也不用亲自动手了,这帮人将他当做导师。
有事情都抢着去做!
完全不用顾长青操心,只是在旁边指点就行了。
初期出现的那个机械导盲犬的身体线条流畅,宛如是个猎犬。
只不过体型略微小一点。
背部安装着可折叠的大型翅膀,翅膀采用了高强度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另外质量轻松的同时强度也增加了!
让机械狗能够在飞行时提供强大的升力。
在头部配备高精度的摄像头用于导航和环境感知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利用之前顾长青的备份数据就行,简单调试可用。
尾巴则设计成可调节方向舵。
这个是搞航天研究的那个技术大拿做的,用来控制飞行方向。
航天器都可以掌控,这个飞行狗自然没问题了。
在模型搭建阶段搞软件的成员直接搞了两天时间!
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工艺,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实物模型。
零部件都进行调试精度和可靠性都被验证的。
最后看着这个初代产品,网友们也是称赞不已。
【小小成员:顾大神先看来已经完成了机械导盲犬的模型搭建,现在看起来已经有模有样!可不可使用动力系统测试。】
机械导盲犬的动力系统研发关键。
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试验,决定采用电动螺旋桨作为动力源并配备高性能的电池持久电力支持。
提高动力效率,他们对螺旋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用了特殊叶片形状能够在减少能耗。
控制系统方面他们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飞行控制,能够根据不同飞行环境需求自动调整飞行速度。这样让行动力更加灵动,对导航的作用也就更加的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