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鬼子进度两难,后勤告急(1 / 2)

汾河一线的溃败影响很大,12师、544团两部兵力呈牛角型部署。

    依托汾河,重新构建了城郊防御阵地。

    鬼子不甘心的动用轰炸机,想找回点场子。对着城郊阵地疯狂轰炸了一轮,效果并不明显。

    兵力分散分布并不密集,除非投入几百架轰炸机地毯式轰炸。

    以鬼子陆航的手笔,舍得拿几百架轰炸机跟张宪在这里苦斗吗?

    打通汾河的另一个意义是跟晋西北、绥南贯通,能够与山区部署的骑兵军、游击部队连成一片。

    迫使鬼子北路板垣师团彻底退出城郊阵地。

    板垣师团一退,昔阳支队、20师团的围堵兵力也立马后撤15公里,都不带犹豫的。

    “鬼子撤退了!”

    不知谁先喊了一声,随后爆发出惊天的欢呼。

    对守城部队而言,鬼子后退无异于绝境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种欢呼,令军民士气大振。

    惊动了张宪等人,

    乘坐汽车来到城防,观察鬼子的动向,对方退而不撤,仅仅是后退了15公里,预留了夜间突袭的一段空间。

    步兵夜袭,15公里顶天了,超出这个范围,双腿跑断了也完不成。

    另外鬼子撤退15公里目的是规避火炮,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跟组织火力反击的时间。

    不管咋说吧,小鬼子确实撤退了。

    压在心头的剑,换成了压在大腿上,不足以致命。

    板垣师团撤退属于战略性撤退,因汾河阵地丢失,避免遭受夹角攻势。

坂垣征四郎大声质问,昔阳支队跟20师团撤退是什么意思?

    向鬼子第一军司令部(目前设立在石门)提出抗议,进攻部队毫无配合,致使战局僵持。

    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也不惯着,合着全是别人的问题,你第五师团不是第一军的部队?

    板垣师团带察哈尔兵团差不多六万人,拿不下区区北路城防,还丢了那么多重武器,都是我们握着你的手扔的?

    俩人都是中将,又不需要顾及脸面。

    20师团确实打的臭,被张宪反复抽打,打残了好几个步兵大队。

    但板垣师团丢失的重武器更多,损失的兵力也更多,前前后后三个炮兵联队受损,两个步兵联队被灭。

    什么狗屁的精锐!

    最后还是第一军的司令站出来平息双方的扯皮,询问板垣师团,当前之态势,该如何进行?

    目前的难点有几个。

    第一,预备兵力不足,一开始就没考虑在表里山河开辟战场,只想让板垣师团牵扯平绥铁路线。

    贸然开辟战场,还影响了平汉铁路的推进。

    第二,筹备的作战物资不足,此刻紧急调配物资倒不是大问题,鬼子这些物资还是能拿出来的,关键是如何运输到太源附近。

    铁路线多处受损,沿途的山路多游击兵力。

    仅凭辎重兵有被伏击之风险,增加护送兵力,问题跟第一个一样,预备兵力不足。

    第三,从战略角度而言,鬼子想打通平汉铁路、津浦铁路,贯通华北跟华中。目前还想着把第五师团抽出来,去打津浦线。

    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进攻太源,则是第一军需要迅速讨论清楚的问题。

如果持续进攻,需要补充多少物资,才能拿下张宪拒守的城垣。

    重炮肯定是要补充的,一想到重炮旅团拉进山区,鬼子高层的脑仁就头疼。

    鬼子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其实有新的想法,暂时不打张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