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朝廷体制改革,会走向何处?(1 / 2)

等许元胜离开议事厅后,并没有立即走,而是让人去请熊鲲三人过来一趟。

此刻熊鲲以及宋天德和薛泰华三人也和各自边军重镇的将领们,谈完话出来,稍后来到了许元胜所在的议事厅内。

“前期战争随着这次授衔和军功表彰,算是圆满结束。”

“接下来我觉得,还有一年乃至两年的和平时期。”

“这个期间军改要在前期一个月内,完全部署到位。”

“另外就是前期俘虏,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许元胜问道。

“最初和犹大国,鹰国和法兰西战过一次,抓捕过一些俘虏,不过大多数都被赎回了,最主要还是熊国一战。”

“此刻在我军手里的俘虏,多达四十多万。”

“是要求熊国赎回?还是直接进行劳动改造?”

熊鲲直言道,对待俘虏方面,大胜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了。

“赎回的好处,是直接可以搞来一批战争赔款,用于军队和境内。”薛泰华说道。

“和熊国的战争,我看只是暂时告一段落,未来必然还会继续打的。”

“放四十万,皆是历经和我大胜战争数次的俘虏回去,无疑会让熊国军队实力大增。”

“我倒是觉得直接劳动改造。”

“直至熊国真正的无条件投降,解除了所有威胁。”

“到时候视情况再谈,是否赎回。”

宋天德开口道。

“我个人意见,病残的直接给熊国,让他们看着给一些战争赔款。”

“至于青壮年,就直接劳动改造吧。”

“不管是靠近中海的沿岸防御建设,还是境内外各大矿场,都需要大量的劳力,而且还是免费的。”

“依熊国人强壮的体魄,打仗或许不如我们,干活,我看比我们有劲多了。”

许元胜沉吟道。

“我会着手安排。”熊鲲点了点头。

“此刻暂时不讲海军的,回头我另外和海总兵以及侯总兵去聊。”

“关于陆军方面。”

“要尽快完成新战争形势下的配合和攻坚战方式。”

“特别是登陆战。”

“这件事上我已经知会了军械所,会开始着手研制登陆舰船,你们也要在各军中对登陆战多多上心,挑选合适的兵源以及寻地方进行演练登陆作战。”

“另外海航方面,我听说陆军中不少是旱鸭子,这个倒不算什么。”

“但绝对不能晕船。”

“西方诸国离我们很远,海航将会是最多的选择,有时候一次远征,十天半个月都是短的,长则要数个月。”

“我们的陆军队伍,不但要做到脚踩战场能够敢拼敢打,哪怕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克服生理上的弊端。”

“做到召之能战,战则必胜。”

许元胜说道。

“许总兵这个提醒,正当时。”

“是要抓紧对于军队,适应登陆战以及远洋航行的战争需要了。”

熊鲲脸色一变,此事上他倒是没有想到过。

“看来,未来我们陆战要仰仗海军兄弟了。”宋天德忍不住道。

熊鲲和薛泰华也是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心里多少有些不太适应,当年大胜军队,只讲陆战,海战只是退而求其次,就像现在的辅助兵种一样,不被重视。

而现在不管是海军。

还是刚刚新组建的空军,不管是军费支出,还是战争重要性,都和陆军近乎齐头并进了。

“都是大胜的军队。”

“不分彼此。”

“或许在海军的眼里,他们也认为,他们的存在只是起到为我们陆军进行运输和打辅助的作用。”

许元胜呵呵一笑。

熊鲲等人也不由的一笑,换个角度去看,倒也是这个理儿。

“好了,关于军队方面,大方向按照军改去推进。”

“小方向上,你们自己看着办。”

“就不多谈了。”

“我还要去见万大人和唐相。”

许元胜说道。

“许总兵,难道是朝廷改革?”熊鲲忍不住道。

宋天德等人也是望过去,虽说他们是军方,但也隶属于朝廷,民间改革首先推进的,其次是军改。

呼声最高,众人紧盯着的朝廷改革。

无疑压到了后面。

大家都想看看,朝廷改革是怎么改?

大胜到底还在不在?不,应该说,大胜会不会换另外一个称呼了?

见识到了西方国家的体制,其实大家都意识到了,现在的朝廷制度,已经愈发不利于大胜的发展。

严格来说,大胜的体制已经在潜移默化改变很多了。

就说一泱泱大国,竟然没有所谓的第一人?

完全有军政处,代为行使治理天下的权利,虽能运转,但多少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等等等,还有很多改变。

“先议一议。”

“朝廷改革,特别是牵涉着体制方面,现有的体制经历了太多皇朝了,想动,需要一个契机。”

许元胜沉吟道。

他也想动,但正如他所说,经历太多皇朝了,不止是众多的遗老遗少,其实整个大胜亿万万民众,都已经习惯了。

严格来说,一旦动了,连民众都会感觉不自在。

不像是后世。

完全打烂了,重新组建一个新的,更强大,更民主的国家,反而更容易。

现在的大胜,错过了打烂的那个阶段,在和平且强大的时期,很多人还是愿意遵循现有的。

“不管朝廷怎么改。”

“我代表西川重镇,将会坚定支持许总兵以及朝廷的改革。”

熊鲲起身郑重道。

“两江重镇,也是如此。”宋天德沉声道。

“平北重镇,同样如此。”薛泰华正色道。

“多谢三位。”

“放心,不管怎么改,远不到兵戎相见的局面。”

许元胜心里踏实很多,点头一笑。

四人的碰头会,结束。

许元胜又去了军政处。

万大人和唐相,明明刚刚小休息了一下,看到许元胜过来了,这才来了些精神头。

“没打扰老师和唐相,休息吧。”许元胜看了一眼军政处内的座钟,才下午两点多,正是困乏的时候。

“打了一个盹,算算时间你们那边也快结束了。”万树森笑了笑,示意许元胜坐下说。

很快上了三杯茶。

万树森和唐晏廷喝了一口浓茶,精神也很快恢复。

“元胜,这次过来,是为了关于朝廷改革的事吧?”万树森直言道。

许元胜点了点头。

三人也没有见外,直接开门见山了。

“老师,唐相。”

“我先说说自己的观点,对于朝廷现有体制,改或不改,我都支持。”

“改,是因为早晚都会改,不能让民众生活在新旧之间,始终心里不踏实。”

“不改,是因为改可以徐徐渐进,没必要急于一时,加上现在朝廷上下大方向稳定,风气向上,民心在朝廷。”

“其实暂且不改,也是能接受的。”

许元胜说道。

“我们也有个这个考虑。”

“不过也有所担心,北方新兴派之事,给我们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