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无痛分娩不可取
京城红十字医院是中苏两国合作的大型医院,里面的医生医术相当高,很多医生都出自苏国红十字总会和莫四科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血管移植手术在当时确实是属于难度比较大的外科手术,可是他们还是能够做的。
而且这种手术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而已,并不需要全身麻醉,失败的几率是有,但是危及生命的概率却不是很大。
苏国红十字医院的医生给陈全福做了手术,在发生病变的血管附近找了一段规格差不多的浅静脉血管进行移植,结果,手术很成功,很顺利的进行了血管移植,动脉血管两端进行缝合的时候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
手术完成以后苏国医生们兴奋了。
若是陈全福跛脚的毛病能够治好,也算是开创了一种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要我说,咱们外科要是再选主任就应该选一个手术技术好的,否则压不住其他人!”小露看着李平安有些兴奋的说道:“咱们医院手术技术最好的就是李医生!”
卫生局一下子任命了两个副院长,将来院长的人选很可能就要从她们当中产生了。
使用白玉米制造培养基的方法是李平安和秦淮茹单独试验出来的。
以前他就怀疑李平安和青霉素国产化有些关系,现在却是坐实了。
这种分娩方法是苏国人向她推荐的,说是在他们郭嘉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确保孕妇在生产的时候感觉不到疼痛。
可是。
甚至。
管理局的人将三张发明证交给李平安的时候他只看了一眼就收起来了。
这能怪李平安吗?
怕是也怪不到人家的头上。
再者孕妇体型和腰椎的曲度发生了变化,给她打麻醉时产生了很大的麻烦,有时可能做不到百分之百有效。
只是。
吴泽和刘启都是四级工,每月工资五十六万余,王春燕和周玲工资更少,只有四十多万。
卫生局的人派人到各个医院进行考核和评定,最终李平安和父亲李林都成了五级工,每月工资六十六万五千多块钱。
不过还是被身旁的小露、冯雯雯等人看到了。
吴泽和刘启一直认为李平安的手术技巧比自己也高不了多少,还没有到那种产生天壤之别的地步,论起资历来李平安更是不堪。
冉倩三十多岁都没有嫁人,在米国留学之后就留在当地医院工作,抗战之后进了协和医院。
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过去。
无痛分娩虽然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但是广泛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一般不提倡无痛分娩。
术后给他使用了三支青霉素和好几支可的松预防移植以后的排异反应,恢复状况良好,根本就没有出现任何的排异反应。
吴泽心里顿时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医护人员的工资标准比一般行业略微高一点儿。
陈慧生产的时候秦父、秦母还是让李平安到苏国红十字医院去了。
陈慧身材也不是太胖,应该不会难产。
秦淮茹的工资倒是大幅度提升了,和王春燕、周玲这些人一样,每个月也是四十多万的工资。
小露的工资也是一样。
虽然陈全福依旧还是有一些腿脚不方便,他们却认为是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只要再好好修养一段时间,陈全福肯定会改掉跛脚毛病的。
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在后世无痛分娩也是不怎么提倡的。
徐氏听说陈慧生了个男孩儿也很高兴,询问秦父、秦母会不会留下来伺候儿媳。
李平安说的这种方法在后世那种医疗条件下也许能够成功,但是在当时医疗手段太有限了,即便是手术做成功也不能保证陈全福跛脚的毛病能够好起来。
李平安帮忙看着他们放心。
能给陈全福免费的都免费了。
吴泽是医大毕业。
一旦冉倩成为院长或者不再兼任外科主任,外科主任的位子可就真的空出来了。
有了这份儿功劳,别说五级工,就算是直接给个八级工别人也没什么可说的。
六院副院长一般都在妇产科和外科产生,和李林、姜山一辈的中医资历是够了,不过这些人根本就不在候选人之列,没他们的份儿。
就是突然走到李平安身边伸着脖子观看的吴泽和王春燕夫妻两人也看了个大概。
例如。
几天之后出院。
秦淮茹微笑着说道:“我爸妈商量过了,他们会留下来伺候我嫂子几天,直到她出院为止!”
又等了大半个月他坡脚的毛病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看起来比以前更加明显。
不过。
陈全福和妻子宋雅都很高兴。
苏国医生也不含糊。
丈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跛脚,如果将这个毛病治好,在她看起来陈全福长相还不错,比她大几岁也是能够接受的。
李平安是说过这种治疗方法也许能行,但也说过风险太大,很可能愈后不良,治了和没治一样,还会惹出其他的麻烦。
最后一个是胰酶的制造方法。
陈全福再没了先前做手术时的那股劲头儿,摇摇头说道:“还是别再折腾了,就算是再折腾下去,除了花钱,我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我的病怕是治不好了!”
其实还有滇南白药和速效救心丸,李平安在这两种药物研发的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苏国红十字医院搬迁到新址以后卫生部就开始号召国内的医护人员向他们学习。
为了保险起见。
幸好。
连着几天都是雨天的时候是不用去地里劳作的,秦父、秦母两人就趁着小雨的时候到城里看望儿媳妇陈慧。
不过。
滇南白药被李平安当作平安止血散通过金贵卖给了公方。
行政管理局的人给李平安送过来三张发明证。
她已经很满足了。
这台手术是有科研意义的。
就算是轮也轮不到他们。
所谓的截瘫就是瘫痪的一种,而且因为麻醉造成的截瘫不容易治疗。
孔伯华和李平安在药物研究所接触过,他是卫生部顾问,知道李平安的一切事情,可能帮助李平安主动申请了发明证。
她们看着秦淮茹这个乡下丫头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到现在工资居然比她们也不差,两人心里能好受?
从去年开始这个部门就开始发放专利证了,第一张专利证给了侯氏制碱法。
以李平安的资历和出身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工资比他们还高一个等级?
凭什么啊!
行政管理局发放的发明证也没有让发明人行使专利权的意思,只是一种认可和表彰罢了。
冉倩医术高明,不但有工资还拿了米国人的津贴,这也成了她的污点,解方以后协和医院收归国有,她辗转在协和医院、医大医院等几家大医院工作过,始终得不到重用,最后到了六院才成了外科主任。
同样是八级工,东北地区的八级工工资就比京城高一些。
感受到丈夫的安慰,秦淮茹心里安稳下来。
可没有想到她的运气倒是好起来了。
即便是真的难产还可以做剖宫产手术,只要不遇到产后大出血这种难缠的事情就成。
陈慧也是顺产,她生下一个不到六斤的男孩儿。
京城这边也是时常下雨。
有了这三张发明证,李平安工资等级比吴泽等人高就非常合理了。
秦母还经常到医院找人打听在这家医院分娩的事情,她得知医院有一种叫无痛分娩的生产方法就想要进行尝试。
当时的八级工制度是很公平的。
宋石试探着问道:“要不然,要不然咱们去六院找李平安医生问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苏国医生说你的手术是成功的,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了,怎么现在却又出现了变故?”
胰酶的制造方法也是李平安试验出来的,在生产疫苗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