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如愿以偿生了个男孩儿
李平安只是到集市上帮着梅姨卖了三四次药而已。
慢慢的到她的摊子上买药的人多了,再加上夏河在报纸上写的文章对药摊多少有一些宣传作用,梅姨的摊位算是在集市上站住脚了。
李平安没有再过去帮忙。
不过。
王霞、王沁两姐妹都做了新衣服,平常吃穿用度都好了不少,李平安大致能够猜测出梅姨的摊子应该赚了不少钱。
他和秦淮茹夫妻两个也就放心了。
预产期提前几天,李平静要到苏国红十字医院住院了,她先到李家打了个招呼,说是婆婆赵氏不放心,想让李林和李平安父子两个也过去帮忙照看,如果有两个医生帮忙照顾,赵氏这才能安心。
大多数情况下产妇产后都会在家里坐月子。
徐海骑着自行车离开。
他给妍妍也叫了一碗面。
李平静不怎么出门,妍妍倒是经常到李家来,有时候就在李家吃饭。
赵氏倒是给炖了半只鸡,不过吃饭的时候连妍妍都不能去动那些鸡汤,说是要让李平静吃了鸡汤好给自己的孙子喂奶。
妍妍毕竟是个小孩儿,出门就将奶奶说的话忘记了,依旧是不将她的话当成一回事儿。
赵氏就嘱咐妍妍她姥姥要是再做好吃的就给妈妈带回来一点儿,周家不是剩下给李平静坐月子的食材了吗?
算下来也是能省下不少钱呢!
徐氏对女儿说道:“你婆婆照顾的还不错,往后我就不再过来了,我要给你爸和平安做饭,还要带孩子呢!”
赵氏到李家让李林给开了个方子,本来是要到扎钢厂医务室拿药的,过去之后发现还有苏国医生,她就觉着李林可能在医务室地位并不高,拿药肯定是要给钱的。
听说秦淮茹在六院药房工作,赵氏就去了六院药房。
产褥期产妇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建立良好的休息缓解,短期内避免进行大量体育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下班以后李林听三大妈说起这件事情,找了个三轮车到苏国红十字医院去了。
原先李平安住的地方改成厨房了,四合院儿还真没有妍妍的住处,小院儿那边还有一个卧房,徐氏想带着孙女过去。
因此,在产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调理。
徐氏并没有搭理她。
李家两辆自行车呢,就不能将这辆放在周家。
苏国人给开的药已经够用了,很多人生产过后也都是用了几支青霉素就行了。
徐氏自然答应,将李林经常骑的那辆自行车让了出来。
她倒不是客气,真的是吃过了。
李平静答应了。
正常情况下,产妇身体大约需要6~8周逐渐恢复,也就是42~56天左右。
李林和徐氏将他们那辆自行车也骑走了。
“我,我这几天走不开啊!”李平安说道:“你告诉她吧,若是真到了要找我的时候就让苏国红十字医院给六院打电话,只要我没上手术,很快就会过去的!”
徐氏立即就明白了。
其实。
赵氏突然说了一句:“这是给你姐姐李平静拿的药!”
李林给女儿开的药可不少,五副药呢,每副药两三万块钱,十几万的药费,赵氏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就走了。
赵氏再次叮嘱的时候连李平静都有些不耐烦了,开口说道:“婆婆,看你这话说的,我妈稀罕妍妍才给她做好吃的,你要这么说的话,万一妍妍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举动让我家里人不耐烦了,我妈可能就不会再特意给她做好吃的了,她在咱们家吃不着好吃的,到姥姥家也吃不到好吃的!”
一来孩子太小。
他还想等女儿将自己开的几副药吃完之后再给她开一点儿补中益气的药呢,现在看来还是算了,让她慢慢补养身子吧,做完月子,身体总会恢复的。
苏国医生工作起来很认真,不该住院的都是尽早让出院。
李平安急忙感谢了几句,带着秦淮茹赶过去了。
李平安叹息了一声说道:“她就是那样一个人,就是我到周家也没什么好脸色,你别往心里去!”
徐氏买了一只鸡、一条鱼到周家看望女儿,虽然到了夏末,但天气依旧很热,鸡鸭鱼肉是不能多买的,放不住。
哪里知道。
她身上可没这么多钱!
徐氏不接话茬儿,李平静只能让丈夫将药费交了,她在医院观察了几天就出院了。
二来徐氏可不放心将自己的孙子放到托儿所让别人照顾,李业一直没进过托儿所。
当初还是道济医院的时候就有,一直都是两三个年纪大一点儿的护士在帮着家属看孩子。
苏国红十字医院的确很大,但是再大床位也有限,加上到这家医院看病的人实在太多,床位也是有限的。
徐海点点头说道:“哪能呢,我能到周家几次,和赵氏生气做什么?”
李平安带着秦淮茹回家吃饭的路上她将这件事情说了,李平安叹息一声说道:“我知道了!”
“那就好,那就好!”徐氏说道:“这下咱们徐家可就安定了!”
徐氏询问周家的事情,妍妍就说奶奶给妈妈做好吃的不让自己吃,说是要将好吃的都留给妈妈,好让妈妈更好的给她孙子喂奶。
李林给她开的方子也是有助于下奶的。
生妍妍的时候还没有解方呢,战乱时期,青霉素比同等重量的黄金都贵,周家哪里用的起,只能给李平静用一些中药。
如果外出活动,受身体免疫机能较差的影响,有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概率。
徐氏摇摇头说道:“生孩子也没有個准确时候,还有好几天呢,甚至还可能有所推辞,你爸和平安都要上班呢,哪能天天到医院守着你,还是算了吧,我听平安说过,苏国红十字医院医生的医术很高,比他都强,你老实在医院里待产就行,别瞎想!”
“她,她没给钱就走了!”陈霜有些担心的问道:“咱们怎么办?”
等到了四合院儿那边,李林夫妻到周家接妍妍,李平安和秦淮茹到阎家接孩子。
赵氏并没有来过李家几次。
“那哪行啊,你们还要接孩子呢!”徐氏开口说道:“让你爸步行去上班吧,没多远!”
李平安开口说道:“要不然让我爸骑我这辆自行车吧,我和淮茹暂时不用。”
其实大女儿跟着她没过什么好日子。
徐氏大抵也能猜测到一大妈难产孩子死了的事情纯属谣言,人家苏国红十字医院可能就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故,易中海等人硬生生的造谣生事让医生们背锅了。
出院以后赵氏又和李平静商量干脆再让李林给开几副中药调理调理身子,上次生妍妍的时候就是李林给开的方子。
徐氏很痛快的答应了。
言下之意是想让徐氏将这三十万块钱的药费也帮着拿出来。
李平安说道:“妈,今天别做饭了,咱们找一家饭店吃得了!”
无论是选择了自然分娩或剖宫产,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只能先到医院住下待产。
两天之后徐海带了几斤肉过来看望表姐。
生了个男孩儿。
按说也不算多。
这个时间和产褥期大致相当。
道济医院的时候只有米国人才有将孩子送到托儿所的待遇,郭嘉接收、改为六院之后就人人平等,只要是六院的工人都能将小孩儿送到托儿所。
徐氏说道:“平安,我和妍妍跟着你们到小院儿那边去休息,家里没地方了!”
徐氏摇摇头说道:“有她婆婆看着呢,我过去有什么用,倒是平安。”
至于说吃的就更好了。
“妈,要不你到医院里看几天,我们,我们将孩子放到医院托儿所吧!”秦淮茹开口说道。
吃完饭。
回到家里李平安也没向父母提起这件事情。
李平安给了钱和粮票,带着秦淮茹和儿子就要离开。
徐氏也有些担心女儿。
李林却说自己给赵氏开了方子以后她居然没到扎钢厂医务室拿药。
三大妈将孩子从屋子里抱出来交给秦淮茹,她的小女儿阎解娣也出来了,李平安就说李家人还没有吃饭,一会儿想在外面吃一点儿,让三大妈也过去。
以前赵氏有些嫌弃她生了个女儿,连带着对妍妍也不怎么好。
吃饭的时候徐氏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平安。
李林给女儿开的药是血府逐瘀汤,此方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