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彦刚准备下令出发,却看见郡王府的马车停在了门前。他与扬程立刻下马行礼,马车的车帘打开后,从车上走下一位老者。那位老者正是当日领他入府去见珺王的老先生。
谭彦虽然知道此刻珺王无法亲自来为他送行,但看到车上下来的人是那位老先生时,心中还是划过了一丝失望。
他上前行礼道:“不知先生来此,是否是为了传达珺王旨意?”。
那位老先生上前扶起躬身行礼的谭彦说:“将军多礼,折煞老奴了,我今日前来,并未携带珺王的旨意,而是带了一件珺王赠与将军的东西。”
“不知先生所带何物”,谭彦问道。
那老者便让人从马车中拿出一长匣,将长匣递给了谭彦,说:“请将军自己打开。”,谭彦接过长匣,左手拖匣,右手打开木匣。
只见一把银白色的剑平躺在匣底雪白色的蚕丝网上,如同飘浮在云朵上一般。剑鞘平滑无痕,浑然天成,看不出丝毫打磨的痕迹,光滑如镜,将谭彦的容貌完整的映照出来,仿佛那剑鞘内的不是倒影,而是另外一个活生生的谭彦,站在剑鞘里看着剑外的谭彦。
谭彦缓缓拿起剑,放下木匣,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握住剑柄,刚欲将剑拔出,却看到了搭在他手上阻止他拔剑的手。
谭彦抬起头疑惑的看着那位老者,那老者微微一笑,说:“将军可知此剑之名?”。
谭彦摇了摇头,那位老者接着说:“此剑名为悯生,意为怜悯生灵,古帝国还未衰败时,曾为王七子古然的配剑。古国凋零时,它跟随他的主人古然四处征战,后于上邽之战中,此剑一战斩杀三万生灵,古然身陨,临死之时将此剑插入剑鞘,封剑至今,已然快六百年了。只因它剑出便有生灵陨,因此后人为其起名为悯生,意为提示持有他的人,此剑出鞘便是血海杀伐,不到生死,不要轻易出剑。”
听到这把剑的来历后,谭彦不禁动容,尘封近六百年,却纤尘未染,如同刚刚铸造出来的一般。
扬程听闻,也十分动容,从谭彦手中接过剑,指尖轻轻在剑鞘上磨砂,那种感觉却如同在抚摸寒冰一般。
那位老者接着说:“珺王说,将军的配剑为无虚,与悯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希望将军能够收下他,此去也如同珺王同行。”
听到老者所说的话,谭彦点了点头说:“劳烦先生代我替珺王说声谢谢,此剑我定当用心爱护,不辜负珺王的一番心意。”
送走珺王府的车马后,谭彦下令出城,五百余人的车马从国都北门奔驰而出,一路向北,浩浩汤汤,如俯地而行的巨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