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小小固镇,演变成万人大战(1 / 2)

仓促之下,第五路军已经在这里部署的防御阵地。

雷区在前,防守工事鳞次栉比,尽量的分散开,避免遭遇炮火进攻,以及天上的飞机轰炸。

这些人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以班组为核心,在平地上挖出了单人的作战坑。

拱卫连级阵地。

远远望去,好像鱼鳞一般,左右前后不一的排列布署。

密度小,但火力却能覆盖。

这是孙静轩研究出来的步兵防守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炮杀伤力。又能保证整个防守线没有薄弱处。

这也取决于部队的装备还行,每个班都能拿到轻机枪。

三个班组内还能分配一具掷弹筒,作为投掷火力加强。

其次则是感谢张岚清的培养,给每个班配备了精准射手。

由警备旅统一训练,随后分发到前线各主力团。

这些具备射击天赋的士兵,能分配到更多的子弹,以及优先享受精度最高的武器。

有些人手上,还拿到了带瞄准镜的步枪,这是从鬼子那掠夺过来的狙击步枪。

目光回到阻击阵地,日寇席卷着伪军,渡过了密集的雷区,刚刚露头,便有人被一枪爆头。

在远处的平地上,露出了单人战壕,看不到人,只看到了隆起来的土堆。

好像一个个土拨鼠,但里边却藏着士兵。

没什么好怕的,才一个连的防守兵力,进攻,大举进攻。

鬼子命令伪军先冲,随后安排步兵冲锋,压上去,以掷弹筒灭掉火力点。

枪声响彻平原,步枪的声音连贯却不急促。

往往一声枪响,必有人倒地不起。

也可能是伪军装死,但大多数是真的中了枪。

前冲的伪军死伤殆尽,小鬼子露出身影,已经逼近到一百多米。

骤然冒出一挺轻机枪,对着逼近的鬼子扫射。

一梭子子弹打光,在鬼子掷弹筒瞄准前,班长立马缩了起来。

另一半又冒出来了轻机枪,对着鬼子扫射,一梭子打完,立马缩了起来。

这不是成了打地鼠,一会冒出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从哪冒出来。

几十名鬼子成了枪下亡魂,却连阵地都没摸到,更没打出对方的重机枪在哪。

不信邪的步兵大队长继续安排兵力进攻,并令机枪组掩护。

哪里露头打哪里。

鬼子的机枪组刚刚就位,还没来得及进攻,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们身边。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

掷弹筒这玩意儿看熟练度,用得好的指哪打哪。

但它又没有瞄准器,只能凭感觉发射。

鬼子的老兵玩的很溜,三发内准打到你的火力点。

显然第五路军的士兵玩的也不错,第一发差点,接下来两发直接落在了机枪组身边。

掷弹筒弹爆炸开,波及大片范围。

将鬼子机枪组清扫的七七八八。

实力怎么样,一交手就明白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连队,竟然打的鬼子步兵大队不敢上前。

“掷弹组火力压制,进攻。”

大队长下了狠心,让掷弹组全部上去,一点点的往前压。

但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连队,是整个步兵营。

见鬼子朝着某一个点压进,营属的迫击炮迅速到位,炮弹对着鬼子的掷弹组灌脸。

一千多米的距离,能保证迫击炮的准度。

6发炮弹落下来,立马打的鬼子手忙脚乱。

士兵趁机反击,利用步枪狙杀,用轻机枪扫射,打退日军的进攻。

己方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干掉鬼子一百余人。

大队长心疼士兵伤亡,不得不呼叫炮火支援,等山野炮就位,再向前进攻。

其他几路鬼子遭遇的情况差不多,均遭受了顽强的阻击,令其难以靠近固镇。

上头命令紧,要求三个步兵大队,不惜代价向固镇进击,不要给张岚清部队布防时间。

那边战斗刚刚结束,还来不及组织大规模的防守。

同时调动飞机进行支援作战,务必迅速的杀进固镇县城。

冈村很急,他可不想让这批物资送给泛东。

哪怕丢失给任何人都行,决不能丢给张岚清。

豫东第五路军已经是心腹大患,决不能再次资敌。

不惜代价,不惜一切代价进攻。

荒井蔡蔡旭的特务组也碰到了好机会,趁着蒙城地区调兵作战的混乱,一伙人可以顺利的渗透过来。

她本人更是率先到达了蒙城,在城内隐蔽起来。

这位蛇蝎美女,随身携带了专门刺杀的手枪,想办法去调查张岚清的踪迹。

一旦发现,不惜冒死出击。

但可惜的一点,此时张岚清已经跟随部队到了前线,位于固镇附近,正调集兵力严防。

第五路军的作战重点是向东,沿铁路线进行破坏。

鬼子的主力向固镇调动,势必影响当前的扫荡任务。新四军主力、游击部队见到如此好的阻击时机,肯定要沿途设立阻击阵地。

以极小的代价,削弱日伪军。

仓乱之中,围绕固镇竟然涉及到了上万人规模的战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仓促之下,第五路军已经在这里部署的防御阵地。

雷区在前,防守工事鳞次栉比,尽量的分散开,避免遭遇炮火进攻,以及天上的飞机轰炸。

这些人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以班组为核心,在平地上挖出了单人的作战坑。

拱卫连级阵地。

远远望去,好像鱼鳞一般,左右前后不一的排列布署。

密度小,但火力却能覆盖。

这是孙静轩研究出来的步兵防守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炮杀伤力。又能保证整个防守线没有薄弱处。

这也取决于部队的装备还行,每个班都能拿到轻机枪。

三个班组内还能分配一具掷弹筒,作为投掷火力加强。

其次则是感谢张岚清的培养,给每个班配备了精准射手。

由警备旅统一训练,随后分发到前线各主力团。

这些具备射击天赋的士兵,能分配到更多的子弹,以及优先享受精度最高的武器。

有些人手上,还拿到了带瞄准镜的步枪,这是从鬼子那掠夺过来的狙击步枪。

目光回到阻击阵地,日寇席卷着伪军,渡过了密集的雷区,刚刚露头,便有人被一枪爆头。

在远处的平地上,露出了单人战壕,看不到人,只看到了隆起来的土堆。

好像一个个土拨鼠,但里边却藏着士兵。

没什么好怕的,才一个连的防守兵力,进攻,大举进攻。

鬼子命令伪军先冲,随后安排步兵冲锋,压上去,以掷弹筒灭掉火力点。

枪声响彻平原,步枪的声音连贯却不急促。

往往一声枪响,必有人倒地不起。

也可能是伪军装死,但大多数是真的中了枪。

前冲的伪军死伤殆尽,小鬼子露出身影,已经逼近到一百多米。

骤然冒出一挺轻机枪,对着逼近的鬼子扫射。

一梭子子弹打光,在鬼子掷弹筒瞄准前,班长立马缩了起来。

另一半又冒出来了轻机枪,对着鬼子扫射,一梭子打完,立马缩了起来。

这不是成了打地鼠,一会冒出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从哪冒出来。

几十名鬼子成了枪下亡魂,却连阵地都没摸到,更没打出对方的重机枪在哪。

不信邪的步兵大队长继续安排兵力进攻,并令机枪组掩护。

哪里露头打哪里。

鬼子的机枪组刚刚就位,还没来得及进攻,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们身边。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

掷弹筒这玩意儿看熟练度,用得好的指哪打哪。

但它又没有瞄准器,只能凭感觉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