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佗罗造人(1 / 1)

“地自鸿蒙,大水盈天;生灵在劫,灭了人烟;万千之数,佗扶罗牵;藏于番瓜,随波逐颠;漂到山顶,直通云边……”

一个村落晒谷场上,一个老者带着一群村童正在读着一本古诗。

如果说刀王屠铺是进入佗罗国的南大门,那么这个村落扼柏林郡北陲,两地相隔五十多公里,遥相呼应。它不很大,挂在半山腰上,被一堵厚厚的石墙围住。高大的村牌坊上写着“挂壁山庄”四个鎏金大字,在中午艳阳高照下,熠熠发光。两边是行书写成的对联:

“龙阙接福星,惠风时雨;

虎师蒸王气,安远定边。”

离村落不远,一条驿道沿着村外通往山顶,逶迤而去。这个村落虽然比较偏僻,但也桃红柳绿,嫣红姹紫,一看就非常的富裕。

一个村童放下书本,问道:“大叔公,这古诗里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个么!”那个被称作“大叔公”的老先生,已到耄耋之年,身高一米左右,一身玄衣结束,干练稳重。

他捋了捋嘴角的山羊胡子,慢条斯理的讲着:“以前啊,洪水盈天,天下的万物都在劫难逃;这时啊,有兄妹两个小孩人,男的名叫佗,女的叫罗,为了逃生,父母把他们塞进他家里种的的大南瓜里……”

老者顿了顿,透过大门,向前方的大路上望去,眼神里似乎在追寻着什么。

“说嘛说嘛。”村童催促着。

“兄妹两人逃啊逃,逃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水把两人打到了一个山顶上,”老者继续讲:“站在山顶上,眼前一片汪洋,天地间花草树木,人鸟虫鱼,什么也没有了……”

老者又顿了一下,看了村道一眼,似有满腹的心事。

小孩催促着:“怎么样嘛?”老人翻着书后面的注解,照本宣科:“寻日,两人饿,于山上枯树开花,结四果,其一黄,其一赤,其一青,其一紫。黄赤青,分而食之。长而大之。大骇,留一紫色矣。数日,佗曰:‘然则……?’”

几个村童云里雾里。老人继续念:“罗于山顶上得石磨焉,曰:‘两片石磨从上而下,合则成夫妻,分则成至亲……’佗许诺,石磨从山而下,合矣……生生不息,建陀罗国。”

“什么意思嘛?”村童齐声问大喊。

“大地上没有了人,罗找来两片石磨,合则成夫妻,分则成至亲……”

“后来怎么样了?”

“石磨合了,两人结成夫妻。”

“原来是这样啊!我们现在都知道了佗罗国是怎么来的。”村童们虎头虎脑说着。

一个村童问:“大叔公,那为什么我们佗罗国的人长不高?”大叔公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好,那四个果子,还有哪个没有吃啊?”村童一起喊道:“紫色的。”大叔公捻着白胡子,笑吟吟的:

“对了,原来那紫色是增长果,两人不食,以后他们的小孩就长不高了,生下的村童就是这样了。”

村童们叹了一口气,无限惋惜的:“哎!可惜!”大叔公道:“因此,我们佗罗国的人,男的长到六岁,女的长到七岁就不再增高了,身高不足四尺,被外国人称为小人国。”

一个小村童又问:“那外国人的人长的咋样?”大叔公道:“外国人人身高八尺,拳大膀粗,每年发洪水流落到我们这里,不在少数,称为‘活木’。”一个大一点的村童恍然了:

“我懂了,牛高马大,活的,所以叫做活木。”

“嘘!”大叔公用手示意,止住:“不要大声,”然后悄悄说:“你们可千万别小看了活木,活木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有了他,献给圣上,可以官至上卿,加官进爵,飞黄腾达。”

说到这里,突然跑过来一个壮丁,身高不足四尺,系着虎皮腰带,兜着虎皮褡裢,气吁吁的:“大叔公,快去,银镖,银镖……”大叔公一看,是庄里的振威,问他:”振威,什么银镖?你慢慢讲。”

振威喘着粗气,哪里讲的清楚,大叔公只好跟在他身后,来到挂壁山庄中央的旗杆树旁。

只见一支银镖嵌入了旗杆树上,银镖下面系着的红丝带,在和风的吹拂下,格外映眼。

大叔公大惊:“怎么回事?”振威道:“我们都在地场包包袱,突然‘呼’的一声,一道银色的闪光从天空射来,掠过我们头顶,直刺入旗杆树,入木七分!”

银镖躲过大叔公从晒场飞来,足见射镖之人武功修为如此了得。

大叔公右手一挥:“大家不要惊慌,人家在开玩笑哩。”大叔公对着振威努努嘴。

振威会意,随身一蹲,一跃,向旗杆顶上纵去,反手摘下银镖,几个翻转身,一个点落,立定在大叔公身旁,从银镖上扯下字条:

“大叔公,有字。”

大叔公接过纸条,念道:“京都四恶,南巡挂庄,所为活木,藏匿死光。”此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大叔公遮手眺望,山庄的底下,是一望无际的荷花田,藕花深处,水波不兴,平静如鉴。

不要说人,就连鸟儿飞过,也会留下踪迹,哪有发镖人的踪影?

大叔公的脸上被雾霾笼罩:“果然是为了活木而来!”

他看了一眼匝匝的人头,心里不禁一沉:今天是七月十五,佗罗国的鬼节。庄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撕火纸,包包袱,折金元宝;做纸衣,扎物件,糊纸船……几个老者戴着花镜,坐在人群中间写着包袱:上奉、笑纳、中元火化,显考妣×××受用……

他们从早忙到中午,用纸扎成的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各种纸具不计其数,倚叠如山,在地场中央围成一圈,直向牌坊那头伸去……

地场中央,八口大锅咕咕冒着热气,里面煮着猪马牛羊,虎狼熊豹——那是给先人们的祀品,连成那些纸器,都是给鬼神们福礼,预备着给挂壁山庄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吉祥。

这里崇山峻岭,沟深壑横。庄民们祖祖辈辈以打猎为业,骑马射箭,打虎杀狼,练就了动若鹰燕,静如处子功夫。

庄里的三十六个杀虎壮丁都到百余里的他乡打猎去了,十个被振武带去了,还有十个在家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万一有人来袭,怎生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