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前两天又收到了常平镇递过来的消息,这次的消息也同样让人震撼。
常平镇的汪掌柜说给京城这边运过来了三千二百多斤的青菜。其中还有黄瓜茄子豆角。
摄政王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眉头微蹙,青菜?现在是什么时节?
他记得现在还没有到耕种的时候,哪里来的青菜?而且王府里近日吃的也都还是白菜萝卜,没有其他的品种,有的也是往年晒的菜干。
汪掌柜的这个举动令摄政王不解,他到底是在谋求主子的关注,还是真的有青菜?
再往下看,看到他是在一个小姑娘那儿买的。而且这个小姑娘他还曾跟主子提过,就是那个在街上扛着大野猪的那个很有力气的姑娘。
在看到这儿的时候,摄政王的脑海里不由蹦出两个字“凤玖”。
难道又是这个姑娘?她种出来了青菜?不合时节的青菜?
这个姑娘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是不为人知的?
摄政王眯了眯眼,他想着如果真的是有青菜运来了京城,那是时候会会这个姑娘了。
于是,摄政王吩咐了府里的下人去通知望江楼,这几天如果收到青菜,每个种类都给摄政王府送过来一些。
就在望江楼把菜送到了摄政王府中的时候,摄政王在书房里正准备出去看运过来的青菜,门口又有侍卫来报。
“主子,阳淮县有书信。”
摄政王顿住脚步,他接过侍卫手里的书信,吩咐侍卫去把蔬菜都抬到书房来。然后转身回到书房坐在书案边。
打开书信,里面傅修筑的字映入眼帘。
北山村的村民在集体识字?老凤家在收竹子盖屋子,村民识字?
村民一家一天有一个人去帮老凤家盖竹屋,就可以过来免费听一天的课。小孩子也可以来识字,大人帮忙干活一天小孩子也可以过来识一天的字。
凤老三家在准备做造纸,凤老四家在挖窑。凤老二家弄出来了一个非常稀奇的菜?长长的白白的牙,吃起来脆脆的。
村里有手艺的村民在做一个东西,听说是凤老二家的凤仁怀给的图纸,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可以浇地,省时省力。
凤仁怀还找人做了几款农具,说是用那些东西种地更方便更省力。
摄政王眼眸微眯,这些消息每一样,如果真的做成都能够震惊朝野。
识字?开民教化?做农具扶持农桑,造纸、烧窑、开拓商业,老凤家还有什么事没做的呢?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随后他又皱眉,他明明记得前几天许知节说凤玖那个丫头说再有人去查她就让那些人死,那现在是怎么回事儿?
此时门口侍卫的禀报声又响起,“主子,菜都抬过来了。”
“抬进来!”
书房门打开,几个家丁每人抱着一个背篓走进书房,将一个个背篓整齐地摆在地上。
摄政王起身走过来,看见背篓里的青菜时瞳孔微缩,还真的是青菜。他再走近看着这些菜的颜色,再看看水分,又看看这些菜的品质。
不得不说,这些青菜都属上乘,这个时间能有这些种类的蔬菜,着实不凡。
摄政王让人都下去,他又走回书案边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几天安排一下朝中的事务,他要去一趟阳淮县,亲自去看看那个叫凤玖的丫头。
摄政王得到的这些消息都是三希堂提供过来的。
许知节离开三希堂的时候,交代路掌柜派人去查凤玖。路掌柜这边是开书铺的,没有傅大人身边那样的高手。
路掌柜派了两个书斋的小厮到北山村去打听,一连数日才带回这些消息。
这些都是村民议论之时他们听到的。回来整理好给了路掌柜。
路掌柜知道他们家主子和县令是好友,也就把这个消息送到了阳淮县府衙。
傅修竹在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很震惊,不过他更知轻重。把这些消息传到了京城,就这样摄政王在十天之内多次收到常平镇阳淮县的消息。
而这些消息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讲述的都是同一个人。而最近阳淮县与常平镇发生的这些事情都与这个人有关。
这不得不令摄政王重视起来,也有了后面摄政王与凤玖的初次相见。
此时离七星山最东边沿海几百海里的海平面上,一艘白色的游轮静静的停在海上。游轮的甲板上,一个长相精致的女孩,脸上带着大大的墨镜,穿着一身泳衣躺在躺椅上,头顶支着太阳伞,手边小桌上有各种水果还有两瓶冰镇的可乐,女孩双眼微闭正在躺椅上歉意的享受的日光浴。
桌子对面,一头毛发光亮的白狼在甲板上趴着,姿态惬意。耳朵上一条绿色小蛇翻着肚皮肆意的晒太阳。
游轮的底下已经撒开了一张大大的捕鱼网,各种鱼虾贝等正在和网眼之间作斗争。
北山村里
李氏第二批豆芽已经发好,她在水里过了一遍,把黄豆的豆皮都涮掉之后,用了五个大背篓盛着这些豆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摄政王前两天又收到了常平镇递过来的消息,这次的消息也同样让人震撼。
常平镇的汪掌柜说给京城这边运过来了三千二百多斤的青菜。其中还有黄瓜茄子豆角。
摄政王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眉头微蹙,青菜?现在是什么时节?
他记得现在还没有到耕种的时候,哪里来的青菜?而且王府里近日吃的也都还是白菜萝卜,没有其他的品种,有的也是往年晒的菜干。
汪掌柜的这个举动令摄政王不解,他到底是在谋求主子的关注,还是真的有青菜?
再往下看,看到他是在一个小姑娘那儿买的。而且这个小姑娘他还曾跟主子提过,就是那个在街上扛着大野猪的那个很有力气的姑娘。
在看到这儿的时候,摄政王的脑海里不由蹦出两个字“凤玖”。
难道又是这个姑娘?她种出来了青菜?不合时节的青菜?
这个姑娘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是不为人知的?
摄政王眯了眯眼,他想着如果真的是有青菜运来了京城,那是时候会会这个姑娘了。
于是,摄政王吩咐了府里的下人去通知望江楼,这几天如果收到青菜,每个种类都给摄政王府送过来一些。
就在望江楼把菜送到了摄政王府中的时候,摄政王在书房里正准备出去看运过来的青菜,门口又有侍卫来报。
“主子,阳淮县有书信。”
摄政王顿住脚步,他接过侍卫手里的书信,吩咐侍卫去把蔬菜都抬到书房来。然后转身回到书房坐在书案边。
打开书信,里面傅修筑的字映入眼帘。
北山村的村民在集体识字?老凤家在收竹子盖屋子,村民识字?
村民一家一天有一个人去帮老凤家盖竹屋,就可以过来免费听一天的课。小孩子也可以来识字,大人帮忙干活一天小孩子也可以过来识一天的字。
凤老三家在准备做造纸,凤老四家在挖窑。凤老二家弄出来了一个非常稀奇的菜?长长的白白的牙,吃起来脆脆的。
村里有手艺的村民在做一个东西,听说是凤老二家的凤仁怀给的图纸,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可以浇地,省时省力。
凤仁怀还找人做了几款农具,说是用那些东西种地更方便更省力。
摄政王眼眸微眯,这些消息每一样,如果真的做成都能够震惊朝野。
识字?开民教化?做农具扶持农桑,造纸、烧窑、开拓商业,老凤家还有什么事没做的呢?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随后他又皱眉,他明明记得前几天许知节说凤玖那个丫头说再有人去查她就让那些人死,那现在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