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梁城被围,掘堤水淹不可取(1 / 2)

见嬴政颇为惊讶,盖聂这才说出了往日之事。

    十几年前,荆轲还是个少年,在燕国已经声名远播。

    都说此少年性格沉稳,坚毅过人,将来必成国之栋梁。

    云游到燕国的盖聂,听说了荆轲之大名,决定前往一观。

    如果看了合适,盖聂准备收他为弟子。

    游遍七国的盖聂,竟然没发现一个剑术好苗子。

    见到荆轲后,盖聂发现此人虽然身手灵活,但脑子过于迂腐。

    认个死理儿,也异于常人。

    认定之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见了盖聂的荆轲,知道他是闻名天下的剑神,当即就要拜他为师。

    可盖聂却没看好荆轲,此人坚毅有余,悟性却欠佳。

    难成大道。

    遂笑着拒绝了荆轲。

    可荆轲哪里肯放他离开?

    甚至还请动了燕国王室人员说情。

    无奈之下,盖聂考了他一个问题。

    他的回答,让盖聂彻底放弃这个少年。

    那胸怀,连一个侠之大者都算不上。

临行前,盖聂有些不忍,遂传了荆轲一套剑法。

    “敢问剑神前辈,问那荆轲的是个什么问题?”

    “启禀大王,正是今日之问题。”

    盖聂的回答,让嬴政心里再一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此看来,欧阳兄和剑神,都已经预见到了今日之事?

    沉吟半响后,嬴政低沉的问道,“敢问剑神前辈,那荆轲如何回答?”

    “当得报答太子丹知遇之恩。”

    剑神盖聂抚须一笑道。

    “孤白了!孤也颇为欣赏荆轲此人,罢了罢了!一切皆已烟消云散。”

    看着嬴政离去的背影,欧阳天丰轻轻说道。

    “嬴政老弟,注定要孤独一生,剑神前辈,高处不胜寒呐!”

    “欧阳先生所言极是,高处不胜寒……”

    回到宫里,李莲惜似乎已经知道了父亲之事。

    等着求见嬴政。

    “爱妃,怎不在宫里多多休息?”

    嬴政当然知道她的来意。

    自从樊於期反出大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死路一条。

按大秦律,叛将可是要诛九族的。

    可嬴政依然网开一面,饶恕了他的家眷。

    虽然打入了教坊司,但总比一刀杀了宽松了许多。

    “大王,妾身之父亲已经伏诛了,当属罪有应得,妾身深感愧对大王的宠爱,如大王仍然心里有气,将奴家打入死牢,奴家愿意为其赎罪。”

    李莲惜知道嬴政的脾气,违逆他的人,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爱妃何出此言,汝乃李家李莲惜,与那反贼樊於期何干?汝若觉得枯燥,可抽空去长公主府里走走,去吧!”

    嬴政有些烦躁的挥了挥手道。

    荆轲之事,剑神和欧阳兄都已经料到,他实在有些想不通。

    世间还有此等神人?

    结果李莲惜刚走,赵姬又来了。

    嬴政不敢怠慢,赶忙迎了进去。

    随着吕不韦时代落幕,嬴政对母后赵姬,也不再那么排斥了。

    尤其是自己亲政以后,嫔妃上百。

    某些资源,不就应当属于统治者么?

    现在的他甚至可以答应,母后对他提出一些要求。

    更别说赵姬后来的心思,都在他的身上。

    对于此,他最感谢的人,还是欧阳先生。

    不仅对他像一个亲兄长,对大秦朝,更是居功至伟。

功劳甚至超过了他这个大王。

    “政儿,母后才听说,今日汝让暗卫放假了,日后可得接受教训。”

    “儿臣知道了,欧阳兄也说过了,儿臣其实犯了好几个错误。”

    欧阳天丰的提醒,让嬴政知道了。

    身居王位,安全必须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不是被动的去被别人保护。

    别人护得了一时,而护不了一世。

    经过他的分析,行政觉得的确如此。

    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

    今日在大殿上就是最好的诠释。

    被荆轲追着绕柱而走,最终还是靠自己拔剑杀贼,方才解除危机。

    欧阳兄用事实给他上了一课。

    而不是像臣子们的劝柬、跪求之类的。

    也只有这样,教训才能让人深刻的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