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开源!(2 / 2)

    检阅禁军,或许在其他朝代,是个好法子,但在宋代,至少在宋真宗时期使不得。

    “澶渊之盟”刚刚签订,你就在京师检阅禁军,大宋是想干什么?报仇澶州城下的血恨吗?

    再说了,赵恒被这群武将都快搞出心理阴影来了,也不想去检阅禁军。

    去泰山封禅,重新确立天子的神圣性,是一个妙的法子。

    “澶渊之盟”也勉强说得上是功绩。

    至于会不会被后世诟病?

    都半截黄土埋到赵恒脖子了,你还叫他管后世的评论?

    从结果来看,前期的“天书封禅”确实解决了不少的政治危机。

    真宗借天书降世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赵受益健康的长大,政权也有了平稳过渡的希望。

    诸如丁谓、林特这些南方出身的大臣也借着“天书”上位,解决了朝堂上南北势力失衡的问题。

    一场“封禅”运动解决了这多的问题,花了八百万贯...倒也能接受。

    只要朝廷能恢复到往日那淡泊节俭、励精图治的氛围中就行了...

    但人心中的欲望,就像山顶的滚石一般,一旦开始落下,就停不下来了!

    后面事态的发展就不是赵恒能够把控了的,他本人装神弄鬼那么多年,竟也自己当了真...

    误国误民!

    “得引以为戒啊!”陈昭在心里默默感叹道。

“陈宫使,您怎么了?”韩宜问道。

    陈昭刚刚突然停在原地,也不说话,整个人显得有些呆呆的。

    “没什么。”陈昭摆摆手说道,,朝着园区看了看:“韩员外觉不觉得这煤炭厂是不是少了几个护卫,要不要再找几个人?”

    本来陈昭是可以直接从剿匪队调的,但在处理完严家后,剿匪队就原地解散了。

    所有人全部都编入衙门当吏员,吃上了正儿八经的皇粮。

    至于原衙门的主簿和县尉...

    已经无限期地在家里放假养病了。

    招人做护卫?

    在煤炭厂做工的那个不是精壮的汉子?

    叫他们闲时在工厂内走两圈,这不就是现成的护卫?

    身为大商人的韩宜本能的对这种无故增加成本的行为很是抵触,但世界诸事岂能皆随他意?

    陈昭的意思很是明了,就是想要他在雁门县多招几个人罢了。

    而且陈昭还是车家炭行的大股东之一...

    韩宜找不到理由拒绝:“陈宫使说得有道理,某马上去办。”

    “唉~世事维艰啊!”陈昭叹了口气,说道:“韩员外,雁门县离边境的榷场,带着大批货物行驶的话,可有两天的脚程。”

    “雁门县内盗贼无有,但可不要认为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出了雁门县、越靠近边境越危险,新招的护卫不止可用来看守工厂,等需要押送货物的时候,他们也能出一份力。”

资本家真是一点亏都不想吃啊!陈昭在为他分析利弊。

    “是。”韩宜回答道。

    见他真的听进去了,陈昭再问道:“韩员外,你以为我们的蜂窝煤卖到隔壁辽国要多少钱一秤才合适啊?”

    蜂窝煤一直只在开封周围流通,很少有到辽国那边的。

    但“乌金”走私过去的可不少,两贯一秤的乌金,在那边轻松就能涨到八九贯一秤。

    嫌贵?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再高级一点的限定款,几乎都没流落到辽国去,自己家都买不了,哪还有你的份?

    唉~都是钱啊!

    他们走私的都没有给大宋缴过税。

    陈宫使对此很是不满。

    “辽国的冬天比我们这儿都要寒冷一些,冬日的木炭价格高得离谱,能涨到两百文一秤左右,但春夏之间,气温上升,辽国人口有限,每秤木炭只要一百二十文左右。”

    “我建议现在就取一百一十文一秤为妙,冬日时再将价格涨上去。”

    燃料可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一下来了,卖的人多得是,但卖得太便宜了,是不是有通敌之嫌疑?

    就比木炭价格低上个十文,有钱赚,也不会让朝廷多想。

    但陈昭的想法就有点天马行空了:

    “韩员外,你说...我们能不能将蜂窝煤卖到六十文一秤?”

    “最好在冬日开始,不限量的倾销!”

“像弄死开封的炭商一样,弄死辽国的炭商。”

    “然后再花几年时间,将辽国懂得制造木炭的匠人一个个收为己用,或者...干净杀绝。”

    “如此几年后,辽人习惯了便宜的蜂窝煤,也不会有囤积燃料的习惯,只需一个大雪的天气...”

    只需一个大雪的天气,辽国的普通百姓就会无薪可烧,至于山上的木头?

    直接烧多得是滚滚浓烟、大冬天的,木材里面又含有水分,不好烧起来啊!

    再说了,那些树都是大地主的...

    韩宜已经听得呆住了,他只是想赚辽人的钱,但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想要辽人的命啊!、

    但陈昭描述的宏观愿景,他确实听得挺激动的,原来咱们炭商还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韩宜有些意动,要不要试试?

    但陈昭先他一步摇摇头说道:“算了,这不现实,还是按照韩员外你说的办吧,我相信你。”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辽人没了燃料取暖,猜猜看他们是坐在原地等死,还是抄起家伙南下?

    反正牛羊熬不过这个冬天,那正好用来充当军粮!

    宋人想往北打,可是要沿途攻克重镇,但辽人南下可就是一马平川!

    燕云,燕云!

    陈昭可不觉得大宋的军队干得过拼命的辽人。

    老老实实赚钱就好了,毕竟一百一十文一秤的话...

    每秤陈昭可能赚上六十多文!

    陈昭赚了钱,辽人有了便宜点的燃料,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