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102.即将火烧比睿山(2 / 2)

    “我等一定效死力,为织田大殿下评定摄津的叛乱!”国人众们一起叩头行礼。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银次郎陆续拒绝了高城、三池的入江家的降伏请求,带着一帮国人众血洗了高城、三池两地。

    那些早期归顺自己的国人众们,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加封,对银次郎的安排十分满意。

    随后,银次郎再次下达了“城下集住”的命令,这回国人众们全体响应,很爽快的送人质的送人质,搬家的搬家到高槻城的武家屋敷居住。

    统合了国人众之后,银次郎在摄津国的控制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下一个目标就是对摄津国的寺院下手了。

    控制寺院一直是织田家的既定策略。

    织田信长之所以将寺院作为主要的占领目标,是因为在日本寺院拥有自治特权,无需向大名上缴资金,积累了大量的财务。对于天下布武的织田家来说,钱粮是最大的问题。这些寺院长时间的自治,免于战事,积累下大量的钱财,是织田家必须吃下的肥肉。

    织田家进军京畿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自治团体的财富,而不是地盘。织田信长并不是后人所写的残暴无道,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的屠城。历史上在自治团体如堺的商会缴纳军费后,颁发织田家朱印状,允许自治团体继续保有领地。织田信长更重视保护寺町镇町不被破坏,控制完整的经济命脉。

    像堺和石山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织田信长怎么舍得破坏呢?派驻家臣管理变成直属领地,控制堺的经济、对外贸易、火绳枪兵器制造业,成为财力、火绳枪制造实力最雄厚的大名。

    但是,织田信长是个十分现实的人,寺院能为自己提供财富的时候就保护,与自己为敌的时候就毫不留情的毁灭,比如历史上的火烧庇护浅井家的比叡山、火烧庇护武田家的惠林寺都是这样的例子。

    不过,银次郎的手段比织田信长要稍好一些,银次郎一方面是对一向宗的寺庙无情的镇压,同时还通过土桥守重等人联系根来寺,通过同时佛教的根来寺和尚来分化瓦解那些一向宗的信徒。

    本来根来寺就和本愿寺有竞争关系,现在接着银次郎的手可以削弱本愿寺,而扩大根来寺的影响力,那何乐而不为?

    而且,信奉真言宗的根来众和信奉一向宗的杂贺众也有竞争关系,所以银次郎的这种行为同时讨好了根来寺的和尚以及根来众的头领们,于是乎,根来众和银次郎的关系走的更近了。

    在元龟元年的12月初,土桥守重派自己的弟弟土桥重治出仕大桥家,同时还将自己的儿子土桥重次送到高槻城作为银次郎的旗本武士。说是做旗本,其实和送人质无疑。

通过扫荡摄津国的国人众和一向宗寺庙,银次郎得到了至少10万石知行,以及大批钱财和兵粮。

    银次郎不是吃独食的人,所以他立刻准备了礼物,一份送给织田信长,一份送给织田信长的夫人们,比如浓姬夫人、生驹夫人等。第三份是送给了柴田胜家、丹羽长秀、佐久间信盛等人。

    国人众、根来寺、根来众,以及织田家上上下下都拿了好处,自然对银次郎都是溢美之词。对于他大肆屠戮摄津国人和摧毁寺庙之类的事就直接选择了无视。

    话说织田信长这一头正在和浅井家和朝仓家联军交战。

    浅井、朝仓联军一看到织田信长的旗印,便迅速退往比叡山,在蜂峰、青山、局笠山一带布阵。织田信长招来延暦寺的僧人十名,表示以归还山门领地为条件,要求他们不可帮助,浅井、朝仓联军,若僧众拒绝,则将烧毁比叡山根本中堂、三王二十一社。但延暦寺僧众并不同意织田信长提出的条件交换,坚持继续帮助浅井、朝仓联军。

    眼看火烧比睿山的戏码就要上演了,银次郎的一封信却让织田信长改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