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谁还不会膈应人啊?(1 / 2)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昏暗的灯光下,王浩心情愉悦的哼着小曲,迈着得意的小步伐,走进了四合院所在的胡同巷。

    对王浩来说,今天绝对是个好日子。

    成功解决了人生一大事不说,还顺带获得了未来岳父岳母的认可,未来的日子一下子就有了新的奔头。

    “浩子哥,你终于回来了。”

    刚回到四合院,守在前院的阎解旷便直接开口道。

    “怎么了?”

    王浩见状,忍不住问了一句。

    看阎解旷刚才的样子,显然是特意在这里等他回来。

    “大茂哥下乡放电影回来了,做了好几道好菜,正等着你上门喝酒呢!”

    “哦?”

    王浩愣了愣。

    才想起许大茂这次下乡放电影的时间似乎有点久,都好几天了。

    这些天许大茂不在,没有他和傻柱两个死对头吵吵闹闹,都感觉整个四合院少了许多生气。

    当然,跟这段时间易中海进去有一定干系。

    再因为四合院最近发生的事情,已经引起了街道的强烈不满,加上上一波王姨出手的降维打击,刘海中和阎埠贵剩下这两位大爷,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暂时消停下来。

    搞得四合院都有点不像四合院了。

    明明这是一个好现象,可王浩总觉得有点怪怪的感觉。

“浩子哥,你快去吧!大茂哥还等着你呢!”

    见王浩站在那不动,阎解旷不由提醒道。

    “成!”

    王浩听到阎解旷的提醒,思绪被拉了回来,点了点头后,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朝阎解旷丢了过去。

    阎解旷见状,连忙满脸喜悦的接住,对着王浩感谢道:“谢谢浩子哥!”

    见状。

    王浩没说什么,直接朝后院走了过去。

    同时心里开始疑惑,这许大茂一下乡回来就请自己喝酒,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段日子,两人的关系虽说融洽,但无缘无故的,许大茂也不至于好端端的请自己喝酒。

    多半是有什么事情。

    “哎,浩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王浩刚出现在后院,敞着大门一直留意着外边情况的许大茂,立马就注意到了。

    被许大茂请进屋之后,王浩打量了一圈,便忍不住问道:“大茂哥,今天刘光天和阎解放没过来?”

    之前王浩和许大茂每次喝酒的时候,刘光天和阎解放这两个人基本都在场,难道今天他俩不在,王浩倒是有些好奇了。

    “怎么没过来?”

    许大茂闻言,嗤笑了一声,有些不屑道:“这两个货老早就跑过来想要蹭酒喝,不过都被我赶跑了。

    每次上门都腆着一张厚脸皮不请自来,上门连个东西都不带,一点规矩都不懂,我是真不乐意待见他们。

说实话,要是不是浩子你心好,我之前都没打算让他们上酒桌……”

    听许大茂这么说,王浩便瞬间明白了过来。

    也难怪许大茂会有这样的想法。

    每次他和许大茂喝酒的时候,刘光天和阎解放都是在没收到邀请的情况下,过来硬蹭的。

    哪怕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他们拿过来的那三瓜俩枣,还都是偷家里的。

    本来王浩想的是,可以把他们拉拢过来,甚至收为己用,用来对抗院里头的那几个大爷和易中海的养老团,实际上却没派上什么用场。

    顶多也就喊喊口号,完全支棱不起来,也难怪许大茂看不上他们。

    别说是院里头,就算是在老刘家和老阎家,刘光天和阎解放也没什么话语权和存在感。

    王浩能够看得出来,不论是刘光天还是阎解放,都非常的想要挤进王浩和许大茂的圈子。

    但问题是他们现在既不读书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只能靠着打零工赚点钱,连个临时工的工作都没混上。

    别说是经济独立,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处处需要依靠家里,又如何去谈其他。

    像他们这样情况的,其实还有很多。

    建国到现在已有十四载,全国大招工的浪潮早已经过去,现在各个工厂缺的不是工人,而是岗位。

    早些年的时候,城市的就业岗位便已经成了稀缺资源,许多人排队等着抢。

    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五五年就已经出现了上山下乡的号召,引发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浪潮。

    不过这个阶段的上山下乡,主要是以农场模式为主,包括建设兵团和干校,这些不仅需要体检和政审,还有着严格的名额限制,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当然了。

    远赴边疆垦荒条件要宽松很多,就没有那么多限制。

但关键是。

    哪怕有后勤保障,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背井离乡,跑到边远地区去开荒。

    更多人宁愿待业守着自己的城市户口,留在城市吃商品粮,等着工厂招工和街道安排工作,刘光天和阎解放显然也是如此。

    “算了,不提他们。”

    王浩摇了摇头。

    也就随口问了一句,喝个酒也不是非他们不可。

    哪怕是王浩有接纳他们的准备,刘光天和阎解放自己要是不争点气,努力跟上他们的步伐,王浩也没什么办法。

    需要的时候,拉他们一把也不是不行。

    可自己和他们非亲非故的,又不是什么大善人,完全没必要像个保姆一样去呵护他们。

    “来来来,尝尝哥哥我的手艺,这可是我从乡下带回来的好东西,村民从山里打回来的野物。”

    很快,许大茂便端了个还冒着热气的砂锅上桌。

    显而易见。

    这是许大茂老早就炖好的,在等他上面的时间里,一直在炉子旁温着。

    “这什么?”

    “狍子肉,怎么样?”

    “好东西啊!”

    闻着砂锅里传来的肉香味,王浩忍不住眼前一亮。

也就现在,在后世可吃不上这样的好东西,容易吃免费国家饭。

    “那是,有好东西我也不能忘了浩子你啊!”

    许大茂得意的昂了昂头,对着王浩说道:“我还分别给你准备了只山鸡和野兔,你待会儿走的时候记得带上。”

    “这我怎么好意思?”

    “甭给我客气,其实我也有事求你。”

    “什么?”

    “浩子……你那药酒还有吗?”

    “大茂哥,这陈年的虎骨酒我也没多少了,这新的虎骨药酒我倒是有,不过都是刚泡没多久的,药效还没出来呢!你要也没用啊!”

    “不是虎骨酒,我是指另一种药酒,听说效果也不错?”

    “这个好说,我待会儿送你一瓶试试。”

    “不用送,我花钱买!”

    见许大茂这么说,王浩也没坚持,大不了给他来个加强版的。

    以为许大茂找自己过来,就是为了这事,王浩也没继续多想,直接夹了块狍子肉,品尝了起来。

    这滋味,美!

    许大茂的厨艺虽然说不上多高,但结婚后也算是练出来了,关键这狍子肉本身味道鲜美,更是给了极大的加成。

    跟着吃了几块肉,又一起碰了个杯,许大茂看着王浩,忍不住开口问道:“浩子,咱们宣传科多好啊!你这好端端的,怎么就从宣传科调到了后勤处?不当广播员了?”

    说起这个,许大茂就十分不理解,搞不懂王浩的操作。

    前后两次下乡放电影,每次回来,王浩都要给他秀一波操作。

第一次下乡回来,发现王浩不声不响入职轧钢厂当了名广播员,和他成为一个科室的同事。

    这次下乡回来,又发现王浩放着好好的广播员不当,跑去后勤处管仓库。

    下午回到宣传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许大茂都懵了。

    关键王浩在宣传科已经混开了,不论是科长还是同事,对王浩都比对他这个宣传科老人还好。

    在宣传科里,王浩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而且广播员的工作不累人,待遇还不差,别人想求都不一定能求来。

    “嗐!主要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广播员这个工作,所以才向厂里申请调岗的。”王浩找了个理由,笑着解释道。

    见王浩这么说,许大茂也不好说什么。

    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

    但很快,许大茂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过浩子,你这调岗的速度有点快啊!”

    “找的李副厂长?”

    “浩子,你说我要是找李副厂长帮忙,有没有办法让我转成干部?”

    “哪怕调去后勤处也行啊!”

    说到这里,许大茂又忍不住羡慕王浩,开始试探道。

    这岗位可不是想换就换的,但王浩不声不响换个岗位,就好像喝水一样简单,很难让他不羡慕。

    尤其是当许大茂意识到,这后勤处可是李副厂长的地盘,王浩转岗调到后勤处,多半是走了李副厂长的门路,或许这里面还有他不知道的道道。

不由自主的,许大茂也起了心思。

    显然并没有放弃当干部的想法。

    在许大茂看来,放映员就算待遇福利再好,干到顶也就那样,远远没有干部来的舒服和威风。

    这干部要是当好了,可比放映员有前途的多。

    “大茂哥,你觉得这容易吗?”

    之前已经劝过许大茂一次了,没想到他还没有放弃这个想法,王浩不得不给他泼一盆冷水,“厂里的岗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干部可是有硬性要求的,工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