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张美英话大院条件,咱家最有钱(1 / 2)

以前闹腾,多半是雷鑫全出马,毕竟那是一家人自家的事。

可今天孟盈发难,却是头一遭。

今天这事儿要是摆不平,往后可就是彻底撕破脸皮,大家的日子都别想好过了。

想到这儿,他目光转向张美英。

放到后世,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恐怕会是懦弱。

但这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多数乃至绝大多数媳妇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亲妈还是后妈。

张美英在一旁自言自语:“我就那么随口一提,你还当真了不成?我还能真跑去跟人家嚼舌根?”

说完,又是一声长叹:“也不知道雷大爷家这日子到底怎么过下去哟。”

王小北听完,漫不经心地嘟囔道:“事情明摆着嘛,要么俩边孩子一块儿照顾,要么就别沾手。”

接着他侃侃而谈:“要是两边一块照顾,各家分摊费用,等于自给自足。要是全都不插手,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将来他们敢不尽孝道?”

“到时居委会肯定会上门做思想工作。”

张美英却不以为然,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得轻巧,真要两家都照顾,老二家哪会乐意?还得掏腰包,他们家就雷鑫全一个挣钱的。”

“反过来,要是全都不照料,老大那边也该有意见了,家务活计堆起来,不就拴住一个人了吗?”

家里孩子们虽都上了学,但每天三餐,特别是午饭,总要比别家慢上一拍。

毕竟,做饭是需要时间的。

中午六十分钟,能忙活啥?

这就是有人帮衬与自己养娃的差距。

王小北闻言,肩膀一耸,“还有个法子,雷大爷两口子补贴点,帮忙带孩子,还不收钱,这样皆大欢喜。反正一共就六口人,跟咱家情况差不多嘛。”

张美英咂咂嘴,“别操心别人家的事了。”

这话题便就此打住。

她转眼望向王家和,忽有所思:“诶,当家的,眼看就要过年,咱们是不是少了一张全家福啊?”

王家和闻言,看了一下,缓缓点头:“是该照一张全家福。等我下次回来,咱们就去,就拍个八寸的吧,十二寸的实在太贵。”

张美英点头赞同:“十二寸确实贵的很,两张十九块都够买台相机了都。”

王家和不屑地笑了笑:“嘿,怎么着,你还打算买台相机不成?你看咱这院子里,可有人舍得掏那份钱?”

“再说,买了你就会捣鼓?相机得用胶卷,拍了照片还得冲洗,那可都是钱呢。”

王小北听了,也跟着颔了颔首,心下偶尔会觉得这时代的物价有些不合情理。

商场里摆着的相机,标价三十八,却鲜有人问津。

起初,他也纳闷得很。

时日一长,倒也渐渐明白了其中原委。

一是因为解放至今不过十多年,而首版货币直至五五年才开始以一万换一的比例回收。

五五年以前,通胀严重,最大票面竟高达五万。

这么一折腾,城里人手头哪还有什么积蓄。

直到五五年后,形势才渐趋平稳。

但这短短五年间,除了那些高收入者,寻常百姓家其实都还紧巴巴的。